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235 筆
王健宇, 鍾子寅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4/02/01
傳統的藝術創作中,充滿了先人對自然的觀察與理解,透過想像,創造出許多型態各異,各具神奇能力的生物。在歷史流傳的過程中,又多了許多不同的象徵意義和轉化。本次展覽將以東亞文化圈為主,遠自上古先秦,近到廟宇...
小林仁、王佩鈴、岩素芬、邱士華、侯怡利、洪順興、高宜君、高瑋、許兆宏、陳東和、陳澄波、童文...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3/12/01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將近70萬件數千年文物瑰寶,深刻了解文物保存修護的重要性,設立全國唯一具獨立文物保存修復部門,其中包含書畫、古籍檔案、器物與織品四種類型修復室,以及文物科學檢測實驗室,協助院藏文物的...
鐘雅薰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3/12/01
本展以青銅兵器為核心,將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開刃─有刃器的發展」,主要為探索青銅兵器的源頭,最早追溯至新石器晚期,著重在磨製的玉石有刃器。第二單元「展現鋒芒」、第三單元「淬鍊純青」,分別介紹「商...
王亮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11/01
前言 我喜歡茶碗,日本人用來喝抹茶的茶碗。當它盛有茶湯、用雙手捧著時,給人一種沉穩與踏實感。溫熱的茶湯透過碗身緩緩傳來,使人感到安心。這份傳遞至手心的溫暖,或者更精確地說,將磨成粉末的茶置於碗內,以...
林麗江、何炎泉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10/01
明代重要的史家與文學家王世貞(1526-1590),著作等身。熱愛藝文活動,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文化領域。更特別的是,他觀察並記錄下十六世紀的大明繁華。本展覽將透過展現王世貞精彩的一生與他的志業,一窺...
童文娥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09/01
前言 鬼,在人們的心中總是神秘的,有禁忌的;鬼,也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每個民族都會在歷史更迭中自然而然地塑造出屬於自己的鬼神傳說。「鬼」這個字最早見於殷商的甲骨文,東漢許慎(約58 ~ 147)的《...
國立故宮博物院_侯怡利;陳玉秀;蔡承豪;童文娥;國立臺灣博物館_李子寧;呂孟璠;國立臺灣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09/01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以精緻的中國歷代皇家宮廷與官府的收藏而著稱,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則以豐富而多樣的臺灣傳統原住民文物收藏見長,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所收藏的臺灣歷史與常民文物也堪稱翹楚。三...
小林仁,王亮鈞,何炎泉,余佩瑾,許媛婷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09/01
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的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 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
王湘文, 王遠騰, 王釋玄, 何炎泉, 何芸, 卓逸民, 吳怡欣, 吳誦芬, 洪敬承, 邱...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07/01
古代「草蟲畫」描繪野地花草間的昆蟲及小動物,牠們的精巧美麗及生動姿態是表現的重點。透過草蟲畫,不但彰顯了這些微小動植物的美好,也因為牠們繁衍眾多的生物特性或是名稱的諧音,讓草蟲畫帶有象徵長壽或多子多孫...
胡櫨文、賴芷儀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04/01
景泰藍是指在金屬胎上以金屬絲勾勒圖樣,再反覆填燒琺瑯釉,打磨而成的作品。此項工藝又稱掐絲琺瑯,於元代(1271-1368)自拜占庭經伊斯蘭地區,傳入中國。十七世紀的鑑賞家宣稱,明代宗景泰時期(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