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1033 筆


2024年臺灣大氣腐蝕劣化因子調查研究資料年報

謝幼屏、賴瑞應、鄭登鍵、蔡立宏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5/01

臺灣為一海島,地處熱帶/亞熱帶,高溫、高濕與高鹽份的環境,造成金屬在大氣中容易腐蝕劣化。金屬材料的大氣腐蝕機制主要是受大氣中所含水分、氧氣、和腐蝕性物質(如雨水中的雜質、灰塵、金屬表面沉積物等)聯合作...


事故碰撞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2.0版

許添本,李明聰,溫谷琳,張名鈞,魏三雅,雷衍芩,王嘉誠,方庭恩,葉祖宏,賴靜慧,黃明正,孔垂昌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交通安全改善工作是一個精緻化的改善作業,必須有一套有系統的診斷分析的程序,本手冊基於肇事診斷學的診斷分析程序,整合各項交通安全工程設施的設計與配置,針對各肇事碰撞型態的可用改善措施提供設計範例,供道路...


建構運輸管理機關(構)之調適專業能力(1/2):課題研析及課程規劃

李曜全,蔡志賢,張齡云,吳承勳,徐慧心,朱珮芸,鄔德傳,蕭為元,楊家銘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依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能力建構為各級政府應盡責任,且各運輸機關(構)人員調適專業能力是推動調適工作的基石,以確保能夠依照我國調適政策推動方向順利執行各項調適準備工作,降低未來極端天氣對運輸...


交通行動服務(MaaS)跨域合作與應用優化之研究(2/2):應用精進與提升包容性

吳東凌,林良泰,蘇昭銘,張建彥,洪百賢,黃啟倡,陳翔捷,張和盛,廖盈琁,郭航志,蘇裕凱,周佳慧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為能循序擴展國內MaaS服務,規劃未來MaaS服務的發展與永續機制,本計畫以前期計畫成果為基礎下,除探討國外MaaS服務之內涵外,亦依照前期擬定之MaaS服務所蒐集之數據進行應用精進探討,來制定我國M...


事故碰撞型態導向之路口設計範例推廣示範計畫(3/3):非直轄市推廣應用(II)

許添本,李明聰,溫谷琳,張名鈞,魏三雅,雷衍芩,王嘉誠,方庭恩,葉祖宏,賴靜慧,黃明正,孔垂昌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混合車流為我國主要之車流型態,為提升混合車流環境之道路安全,前期研究已針對各交通事故碰撞型態的交通工程改善完成設計範例參考手冊。本計畫著重於設計範例後續的推廣與應用,帶動整體交通工程環境更趨於安全與友...


路口交通環境特性對空氣品質影響及改善指引之研訂(1/2):調查計畫與資料蒐集

蘇源昌,蘇淳太,洪珮瑜,陳冠男,劉一璇,王思懿,鍾議慶,劉于達,黃大晏,朱珮芸,鄔德傳,黃...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本計畫目的係透過蒐集國內、外路口交通空氣污染及車輛空污排放擴散等文獻資料,瞭解路口車輛與環境對空氣污染影響;研擬交通、環境及空污資料蒐集及調查計畫,並透過專家會議諮詢提升調查計畫品質,依所擬定之調查計...


電動大客車數據分析與應用計畫(2/2):資料視覺化與AI應用

林幸加,周諺鴻,曹晉瑜,曾依蘋,涂仁維,袁堂耀,王彥婷,林冠吟,吳東凌,張益城,陳翔捷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為達成市區公車2030年全面電動化之目標,本所自108年開始建置電動大客車營運數據監控管理平臺,並建立資料傳輸作業機制,持續追蹤與掌握導入之電動大客車輛營運績效與長期行駛特性。 對應公車客運電動化導...


東臺區域整體運輸規劃系列研究(2/3):供需預測分析

鄭正元,陳柏君,孫以濬,李德全,紀秉宏,鄔振昌,胡璿蕙,呂悅慈,吳家禎,車函芳,郭鈺璇,賴...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本計畫係自105年起辦理之「區域整體運輸規劃」系列研究,於111年至113年辦理「東臺區域整體運輸規劃系列研究」,以東臺區域(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為範圍,分3年期依序進行旅次特性調查分析、供需預測...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DRTS)營運成本、補貼制度及收費制度之研究(1/2):合理成本與營運績效探討

閻姿慧,邱裕鈞,鍾易詩,王晉元,林雪花,李彩榛,沈威廷,楊喻幀,蘇子翔,翁玉樺, 江昱昕,...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我國目前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DRTS)主要服務偏遠地區居民,提供第一哩與最後一哩路小眾運輸服務。本計畫旨在綜整我國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DRTS)經營現況,針對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DRTS)...


高速公路交織路段容量及服務水準分析之研究(1/3):典型路段

黃家耀,陳彥佑,林貴璽,蕭惟心,江品翰,朱彥蓁,陳毓芬,洪廷杰,王寶儀,郭品夆,林佳萱,張...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25/04/01

本所自民國80年起開始進行長期性之容量本土化研究工作,逐步修訂民國79年之公路容量手冊,以適用於國內之分析。由於多年來均尚未蒐集交織路段的資料並進行車流特性分析,因此並未檢討交織路段的容量分析方法的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