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121 筆
麥留芳 國立中山大學2020/11/01
著名社會學家麥留芳的詩集,作者早年以「冷燕秋」為筆名寫詩,詩風婉約浪漫,時而感時喻事,自成一路。本書收入他早期與近年的詩作五十六首,另附錄詩論三篇,對詩的形式頗有獨到見解。本書既為舊作復刻,也增訂一輯...
潘怡帆 國立中山大學2020/10/01
譯文雖說是原文的再生,從原文到譯文,其間總已是語言的矛盾、落差、差異、陌異、雷同、指涉、互涉等關係與現象,遂有可譯不可譯的思辨。班雅明迻譯波特萊爾與普魯斯特,具翻譯實務經驗,譯《巴黎寫景》後且寫了廣為...
楊雅惠 國立中山大學2020/09/01
文學的隱喻、想像與思維,劉勰在《文心雕龍》的比興章中喻之為曙光乍現,似明還暗的境況,故曰「明而未融」。本書作者楊雅惠治美學多年,以劉彥和此修辭意境探索詩意與抒情如何依違在「敞開與隱藏」之間,從古典美學...
李有成 國立中山大學2020/09/01
記憶為晚近學界關注的課題,其中歷史暴力與悲劇造成的創傷記憶更體現在文學作品與文化表述,成為創作者與研究者重新省視生命經驗與家國歷史的認識論。本書作者李有成歷年來的學術關注已多涉及記憶,四年前出版的《記...
廖達琪 主編 國立中山大學2020/02/01
西元2014年春,臺灣發生太陽花社會運動,占領立法院達24天,主要責難其黑箱審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訴求開放民主,深化審議,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並以嫻熟資訊技術,透過社群媒體,大力動員,參與...
翁嘉禧 國立中山大學2020/01/01
本研究之發現與建議可參閱本書第八章,謹摘錄如下: 1.在WTO架構下,若在無任何保護政策下,台灣稻米價格將大幅下跌,農業人口可能大幅流失,但如能找到更好出路,反而可藉此來解決農業人口過剩與人力資源浪...
黃錦樹 國立中山大學2019/09/01
《幽靈的文字》關切「文與漢字在近代歷史的命運,三篇文章既關涉作者黃錦樹學科背景,也與其南洋語境關聯。作者念大學中文系時,頗為語言文字之學所苦,後遂悟國學體制建構者如章太炎亦感憂漢字之命運。從晚清、民國...
張錦忠編 國立中山大學2019/06/01
...
熊婷惠, 張斯翔, 葉福炎編 國立中山大學2019/05/01
沈志中 國立中山大學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