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33 筆
廖淑芳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2/01
本書主要論述五、六○年代受到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的台灣小說作家及作品。到了《現代文學》正式出現之後,首先是存在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等西方的意識型態與寫作技巧被大量介紹給國人,其文學表現手法甚至創作精...
陳國偉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1/01
本書主在探究台灣大眾文學中不同類型的脈絡發展,關於類型的研究過去的論述者已有共識。本書採用林燿德與孟樊的分類為基礎,以「愛情」、「武俠」、「恐怖」、「科幻」、「推理」五個類型,作為台灣大眾文學的代表性...
徐秀慧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1/01
本書以「二二八事件」為界,分析事件前行政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以及民間文化人如何在黨政軍的報刊上爭奪文化場域的發言權,說明戰後初期社會改革思潮與台灣文化重建的關係,描述作為主潮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復甦。...
簡義明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0/01
台灣現代自然書寫形成的原因,一般皆認為其與進入工業化、高度資本集中的社會有關,大規模的建設造成生態環境毀壞,引發書寫者的反省。本書嘗試進入自然書寫的發展脈絡,梳理文本,提出各階段發展的成果。...
廖瑞銘著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0/01
本書做為著重敘述1980年代母語復振運動後,所發展的母語文學事實。敘述的重點有:母語運動的過程,運動中爭論的議題,母語文學社群的形成,以及母語文學的作品與作家概況。...
楊佳嫻著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0/01
台灣眷村文學始自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政經、社會環境變化,生活其中的作家寫下了生命經驗、故事。本書梳理了發展脈絡及介紹相關的文本。...
柯榮三著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0/01
從中國的文化傳統來看,文言多被視為雅文學的標誌,白話則被視為俗文學的語言15,在文言與白話的兩種體系間,自然出現文士階層與俗民階層的雅俗區別,然而,相較於文人士子詩文傳統,小說一向被視為是「可通於俗」...
徐慧鈺著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08/01
本書以清朝記年依序介紹台灣本土文人與作品,自康熙年間1684年以降到1895年台灣受日本統治之前,橫跨二個世紀的文壇自有期清晰可辨的軌跡,呈現早期豐富的台灣文學風貌。...
羅秀美著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08/01
本書主要透過台灣的古典詩作以探討當時的歷史、社會與文化。先由「詩說國姓爺」論起,以示滿清在台統治之起點以及詩人對於「開台聖王」之看法,繼而依序是「原住民相關詩作」、「漢人社會與風俗」、「分類械鬥與人民...
李知灝著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08/01
台灣經歷了荷蘭、明鄭的統治,到了清領時期,人文觀察也就進入科舉文人們的地景書寫之中。從海洋到山脈,從蠻陌到現代,本書嘗試以地景書寫為主軸,探究不同出身、不同時期的文人對於台灣地景的感知,從中探討書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