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文化藝術
售缺,無法下訂!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恆春半島絕響:遊唱詩人──陳達生命之旅
- 編/著/譯者 /
徐麗紗,林良哲
- 出版機關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出版日期 /
2006-10
- 主題分類 /
文化藝術
- 施政分類 /
文化傳播
- ISBN /
9789868260009
- GPN /
1009501975
- 頁數/張數/片數 /
219
- 裝訂 /
- 定價 / NT$
400
-
9
折優惠價 / NT$
360
簡介
陳達,一位居住在屏東縣恆春鎮大光里的走唱藝人,1967年被走在漫漫民歌道中的許常惠教授發掘,而驚為我國「民間音樂靈魂」!繼而讓史惟亮教授眼睛一亮,歎為「民間音樂寶石」!製作舞劇《薪傳》的舞蹈家林懷民,更視為「台灣第一名藝術家」!流行歌手兼創作者羅大佑則讚為「台灣真正傳奇」。
這位生長在台彎最南端的民謠歌手,終其一生都持著月琴浪跡天涯以走唱來維生,其歌唱事跡正如西方所謂的「遊唱詩人」!他沒有家產,也沒有錢財,卻在一個急遽變遷及快速西化的年代裡,以響亮的月琴及滄桑的歌聲,感動了那個世代的人們。後來,他不但成為台灣社會的文化偶像,更成為恆春文化的代表人物。
本書即以這位傳奇性遊唱詩人─陳達的生命史為主軸,敘述他在七十多年悲歡歲月裡,如何自懵懂少年時期迷上了民謠?又如何在兄長及前輩的教導下學習?及長之後卻因身體殘缺而無法正常工作過活,只能四處遊走吟唱,過著飄泊的生涯。其間有多少的風花雪月?又藏著多少的愛恨情仇?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始終孤寂地隱藏在恆春鄉間。竟因造化的作弄,在暮年時他才為台灣音樂界發現而名聞遐邇。但在成名之後卻還是一貧如洗,在窮困的環境下渡過餘生,最後橫死於楓港街頭。
本書除回溯陳達既坎坷且榮耀的人生旅程之外,並探討陳達所擅唱的恆春民謠,分析他的演唱特色。但百聞不如一見,本書附錄了兩片CD,以重現陳達那充滿生命的天籟之聲。透過田野調查及文字的整理,盼望能讓讀者看見一個「真實的」陳達;再透過原音的重現,也讓熱愛台灣這塊美麗大地的朋友親近在地的傳統文化。畢竟,陳達所唱的,正是土地的故事,也是他一生的故事!
目次
壹篇:楔子─恆春半島思想起、三台山下的遊唱詩人、民歌採集隊驚豔之行、從鮑布狄倫現象到陳達現象──七○年代陳達在台北的演唱活動、渡大海入荒陬‧唐山過台灣─舞劇《薪傳》而唱、終曲─葉落歸根;貳篇:恆春調和多少,台灣民歌綜述、敘說恆春調;參篇:陳達的歌,遊唱詩人陳達的歌藝、《民歌採集隊恆春行》─許常惠田野錄音‧1967年7月28-31日、《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史惟亮錄音‧1971年9月;肆篇:餘音繚繞思想起,恆春傳奇身後、永遠的懷念、再唱起恆春調、陳達紀念館的期盼;附錄:陳達年表、參考書目;譜例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