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教育文化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成為原住民:文學、知識與世界想像
- 編/著/譯者 /
陳芷凡著
- 出版機關 /
國立政治大學
- 出版日期 /
2023-11
- 主題分類 /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
原住民族
- ISBN /
9786269766864
- GPN /
1011201824
- 頁數/張數/片數 /
220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380
-
9
折優惠價 / NT$
342
簡介
本書論述文學是全球化之下「成為(becoming)原住民」的重要方法。筆者將指出原住民族書寫者透過文化和政治上的結盟、思考作品對讀者的意義、以及跨文化與跨世代溝通之策略,得以在後殖民、全球化、文化復振與文化經濟的敘事中,確認身分認同的意義,讓文學書寫成為原住民族面向未來的方式。本書將以再現原初世界、跨文化的辯證、文學場域變遷三個面向、八個章節逐步展開,回應兩個層次的命題:(一)書寫此一形式,如何承載全球化下文化身分的轉變,讓「成為原住民」的再現過程具備原民振興之契機。(二)文學此一載體,揭示了原住民作家作品的社會、文化、經濟與象徵資本的辯證。文學所展開的原民振興之路,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當下面貌與未來挑戰給予積極的回應。
目次
「成為」中的「番」譯與阻力/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
推薦一本正視「臺灣南島文化漢語化」新文類的著作/謝世忠
自序
導論 成為原住民(文學)
一、原住民族文學的再現政治
二、文學、知識與全球語境的思考
三、本書章節安排
第一章 復返之徑:文學中的族語使用與詮釋
一、認同的思索:定義「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的參考依據
二、文化翻譯的可能:召喚「原住民族文學」的理想讀者
三、望向多方的期盼: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族語實踐
四、小結
第二章 被重述的「歷史」:口述傳統與書寫文學的(解)連結
一、口述「歷史」的漢語再現
二、翻譯文化與文化翻譯
三、多重歷史的邊界與交界
四、小結
第三章 部落在移動:文學中的都市原住民意象與家園再造
一、都市原住民的時代意義
二、「台北」不是我的家:二元對立的視角
三、路在那裡:都市原住民的世代經驗與文化交會
四、小結
第四章 災難與文化重建:原住民族風災紀錄與社會韌性建構
一、社會脆弱性與社會韌性
二、回家的路:重返舊好茶與原鄉書寫
三、「家園」再生成:基督宗教的詮釋
四、小結
第五章 文化創傷之路: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
一、被遺忘的記憶:高砂義勇隊的史料與論述
二、戰爭與身體/國體:泰雅族神話傳說的隱喻
三、戰爭與身分/認同:原住民族主體論述的辯證
四、戰爭與土地倫理:原住民族泛靈信仰的中介
五、小結
第六章 從邊緣發聲到望向多方:再探原住民族文學的學位論文趨勢
一、原住民族文學場域的生成
二、口傳文學研究的進程
三、作家文學的邊緣發聲策略
四、望向多方的「傳統」
五、小結
第七章 成為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族文學獎場域中的同志議題與非寫實風格
一、原住民族文學獎場域的建構
二、成為什麼樣的原住民:同志認同與文化認同的辯證
三、成為什麼樣的原住民族文學:非寫實筆法的實踐
四、小結
第八章 以「南島」為名:原住民族文學中的認同政治與島嶼想像
一、以「南島」為名
二、「台灣原鄉論」政治化的論述歷程
三、 南島作為一種立場:《南島時報》、《山海文化》的認同思索
四、以海洋為家國 : 夏曼‧藍波安的群島想像
五、小結
結論 製造文化、運用文化與文化創造
各章出處
參考書目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