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交通建設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智慧航安與海氣象資訊應用探討(1/4)-整合船舶海事案件與海氣象即時模組
- 編/著/譯者 /
黃茂信、李俊穎、洪維屏、陳子健、鄭信鴻
- 出版機關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 出版日期 /
2023-03
- 主題分類 /
交通建設
- 施政分類 /
政府出版品
- ISBN /
9789865314705
- GPN /
1011200142
- 頁數/張數/片數 /
196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180
-
9
折優惠價 / NT$
162
簡介
根據世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統計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貿易量85%的貨物仍是採用海上運輸,全球海運貿易價值約佔貿易總價值的50%,可見全球貿易物流的主要方式仍以海洋運輸為大宗。伴隨船舶海上交通量增加,衍生海事事件。
依據交通部第二期「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110-113年)」,交通部將持續透過政策創新引導產業發展,由產業發展改善生活環境,透過智慧運輸科技打造智慧移動生態系,使交通連結你我的美好生活。為有效提升船舶於海上航行的安全,本計畫利用航港局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之船舶航行資料進行加值應用分析,以強化我國港口服務及船舶監控預警之技術發展,期能達成運輸科技深入智慧化航運的目標。因應未來離岸風電場域劃設及審查需要,進行資料分析及探討海域船舶交通量,並利用航港局海事資料庫或新聞報導資料,針對海事事故,於海氣象資料庫自動匯出事故發生時,最近港口之海氣象觀測值,並將相關成果提供航港局、港務公司做為海上交通管理及港區營運管理應用之參據。
本計畫成果效益及後續應用如下:
1. 蒐集國內外船舶航行安全通訊技術之相關研究與技術文件,研析評估對於國內船舶安全與管理上之助益,提供後續港灣規劃與航行管理做為參考。
2. 開發臺灣周圍海域及主要商港之進出港船舶種類統計應用模組,及同時針對臺灣東西側主要航運通道(含離岸風電區)的交通流統計量與航跡密度分佈,藉以提供管理單位分散航線的評估,減少海上航行碰撞事故發生可能的機率。
3. 完成海氣象特性與海事事故關係探討及整合船舶動態與海氣象資訊即時模組,提供航港局做為海上交通管理之應用。
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1
1.1計畫緣起與目的 1-1
1.2計畫範圍與對象 1-4
1.3計畫內容與工作項目 1-4
第二章 船舶航安通訊技術發展現況 2-1
2.1我國AIS接收站建置及運作現況 2-1
2.2我國其他船舶監控技術推動概況 2-4
第三章 臺灣周圍海域船舶資料蒐集與交通流分析 3-1
3.1 AIS資料源 3-1
3.2資料格式的轉換 3-7
3.3地理資訊系統QGIS的運用 3-10
3.4臺灣周圍海域船舶交通流密集區域 3-13
3.5離岸風電區船舶交通流 3-23
第四章 海氣象特性與海事事故關係探討 4-1
4.1海事案件統計資訊 4-2
4.2資料蒐集 4-4
4.3臺中港海事事故關係探討 4-12
4.4連結海氣象資料模組開發 4-22
4.5海氣象資訊資料模組使用示例 4-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5.1結論 5-1
5.2建議 5-3
5.3成果效益及應用情形 5-3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一 臺灣主要港區2020年度逐月船舶交通流航跡密度分布圖 .附1-1
附錄二 期末簡報 .附2-1
附錄三 工作會議暨專家學者座談會紀錄 .附3-1
附錄四 期末審查意見及辦理情形說明表 .附4-1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