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文化藝術
參考庫存 > 10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地方美術館與當代藝評實踐線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編/著/譯者 /
王麗娟主編
- 出版機關 /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出版日期 /
2023-02
- 主題分類 /
文化藝術
- 施政分類 /
視覺與表演藝術
- ISBN /
9786267264089
- GPN /
1011200080
- 頁數/張數/片數 /
176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500
-
8
折優惠價 / NT$
400 (優惠期限至2025/02/28)
簡介
近年,台灣各地的地方美術館相繼成立,為2010年代以來國內當代藝術發展帶來許多新局面。各地方美術館的發展策略各有特色,在經營制度上亦有不同。地方美術館對於當地藝術的推動具有影響力,同時,各美術館之間的區隔與競爭,也隨著美術館數量擴增而日益顯著。
本次研討會由桃園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共同合作,針對地方美術館的經營策略、地方美術館與當代藝術的雙軌發展進行學術探究,並共同規劃以下三個主題徵文:「地方美術館與當代藝術雙軌發展」、「環境美學與當代藝術」、「疫情下的當代藝術及藝評發展」。研討會首日安排一場專題演講,兩天共計4場次12篇論文發表。
目次
序文
編輯序
序文
研討會主題說明
專題演講
江祐宗《地方美術館與國家美術館的競合關係:以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 SAM)為例》
蔡伊婷《地方美術史重建與實踐:以英國諾里奇城堡藝術博物館為例》
盤龍《借他山之石助地方美術館發展》
蔡瑞霖《脈絡即藝術:「事件後創作」對地方美術館發展和影響》
張鈞惟《藝術家與埤塘文化記憶之關聯:以桃園地景藝術節為例》
謝繡如《疫情後審美轉向之意義:以飲食現象為聚焦》
潘迎佳《當代藝術呼喚自然:復歸和諧共生的歷程》
鄭中信《用抹除刻畫指紋:談楊哲一「山水」攝影的礦業風景》
楊杰儒《自然劇場──論柯驎晏當代水墨中的觀光詮釋與地景建構》
梁廷毓、盧冠宏、盧均展、許博彥《負地理學:朝向一種地理藝術的實踐》
Emily Shin-Jie Lee《Curating Space and Time: Art Residencies as Para-institutions》
劉旻宜《後疫情時代的藝文轉型》
議程表
專題講者、主持人、評論人簡介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