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

  • 編/著/譯者 / 林宗弘、劉季宇、陳亮全(編)
  • 出版機關 / 國立臺灣大學
  • 出版日期 / 2022-09
  • 主題分類 /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 學、歷史與哲學
  • ISBN / 9789863506331
  • GPN / 1011100982
  • 頁數/張數/片數 / 512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880
  • 9 折優惠價 / NT$ 792



簡介

九二一震災是臺灣災害科學發展與政策改革的里程碑,為什麼有些地方的災損較嚴重?為什麼有些受災社區能夠成功復興?本書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與師範大學等學者合作的成果,回顧臺灣地震科學,特別是九二一地震之後的研究發展。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震災風險研究導論,介紹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解構震前風險,介紹危害度、暴露度與脆弱度等概念與其對九二一震災的分析結果,提出「樞紐城鎮」(nexus township)的概念,認為介於都會區與麓山帶之間的中小型交通樞紐城鎮,是社會脆弱之所在。第三部分介紹韌性的概念、探討九二一震災後的房屋重建、社區重建、校園重建以及心理重建;第四部分「面對下一場巨震」探討臺灣防救災制度變遷,並提供未來改革建議。巨災不僅留下傷痛,也帶來公民參與改革的機會之窗,這是臺灣民主對抗災害風險的「制度韌性」優勢。


目次

編者序:震後新生
一、紙教堂的餘光
二、二十多年前那一晚
三、基礎設施與公共建築破壞
四、記取教訓、抗拒遺忘
第一部分 震災風險研究導論
第一章 解構巨震
一、地震研究的重要性
二、分解地震災害的風險函數
三、從歷史制度論看風險函數的演化
四、本書的理論架構與章節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一):知恩圖報
第二章 風中電話:臺灣震災的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臺灣的災難大數據在哪裡?
二、九二一震災相關資料庫的彙整
三、本書的研究方法
四、釜石奇蹟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二):九份二山
第二部分 震前風險:危害度、暴露度與脆弱度
第三章 美麗島的宿命:地震危害度的起源與後果
一、從里斯本到集集:地震與科學革命
二、臺灣:地震之島的地質構造與地震成因
三、兩大致災因子:地盤變動與強烈地震動
四、臺灣的地震觀測與科學研究
五、從震災風險評估到強震即時警報
六、用數據重現九二一震災
七、小結:從危害度到建築工程因素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三):東星大樓
第四章 地震不會殺人,房屋才會:建築的震災風險與韌性
一、九二一震災下的人口與住宅暴露度
二、製造地震:實驗室裡的集集地震
三、臺灣建築結構的三大易損性
四、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耐震建築的基本原則
五、公有建築物耐震補強的經驗:打造安全校舍
六、私有建築物:從地震保險到階段性補強
七、小結:強化建築韌性的制度改革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四):石岡遺孤
第五章 弱者受害:臺灣巨震風險裡的社會脆弱度
一、何謂脆弱度?脆弱度的起源與定義
二、如何整合地震與社會數據研究九二一震災的社會脆弱度?
三、臺灣巨震風險:貧窮、貧富差距、年齡、性別的脆弱度
四、樞紐城鎮效應:震災的空間與人口流動分析
五、小結:減少脆弱度的社會政策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五):搶救東勢
第三部分 災後重建:邁向韌性社會
第六章 韌性爆發:搶救與安置時期的國家與公民社會
一、災後重建時期的國家與社會關係
二、災後危機中的臺灣政府反應
三、公民社會大爆發
四、九二一基金會的正面經驗
五、安置時期的組合屋爭議
六、艱鉅的下半場:從政黨輪替到災後重建
七、小結:災害應變制度的改革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六):民安領航
第七章 重建一個家:社會資本與集合住宅重建的成敗
一、韌性與社會資本
二、九二一震災住宅重建的整體面貌
三、集合住宅重建為何這麼困難?
四、重建的曙光:政府與公民社會合作的制度創新
五、小結:集合住宅重建的經驗與教訓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七):桃米新生
第八章 社區創生:農村轉型與校園重建的漫長旅程
一、鳥瞰歷史:災區整體的農村經濟復原
二、農村聚落重建 VS. 社區總體營造
三、兩種社區重建政策,四種社區經濟表現
四、成功聚落重建與社區營造的桃米里
五、眉溪周邊社區的努力與困境
六、在埔里之外:災區鄉鎮收入與社區營造
七、從社區重建到教育重建:新校園之夢
八、小結:從災後重建到地方創生
九二一震災的故事(八):中寮傳奇
第九章 療癒震殤:九二一震災後的心理創傷與復原經驗
一、向災難經驗學習:臺大921心理復健小組
二、災難事件的心理適應之挑戰與影響
三、災後心理復原的實作與發展成果
四、九二一震災的遺產:近年來的災難心理學研究與服務
五、小結:本土災難創傷心理學的展望
九二一的故事(九):與子偕行
第四部分 面對下一場巨震
第十章 制度韌性:臺灣災害風險治理的制度興革與科技前瞻
一、從無到有:萌芽中的臺灣現代防救災制度
二、巨震催生:難產多年的《災害防救法》誕生
三、臺灣災害防救科技研發的歷史發展
四、制度轉化:九二一震災對災害防救科技發展的影響
五、從防災科技到防災教育:防災社區與防災校園
六、小結:展望未來的制度韌性
美濃震災的故事:維冠金龍
結論 下一場巨震的防災備忘錄
一、分解巨震風險損失
二、下次巨震前的防災政策建議
三、從震災到一般災害風險分析
四、小結:人類世的長期賽局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

購物須知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國家書店會員所購買商品享有到貨十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 國家書店因網路與門市共同銷售,若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若內含售盡無庫存之商品,本公司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但我們仍會以最快速度為您下單調貨。但恐原出版機關亦無庫存可供銷售,缺書部份我們將為您進行退款作業。
  • 海外購書運費一律另行報價 ,當您進購物車下訂單選取海外寄送地址後,我們將另以mail通知您運費金額。確認書款與運費一併支付後,我們將儘速處理您的訂單。
  • 學校團體、讀書會用書,或每月需特定數量者,可洽【團購部門】,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