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聖外王的重整與貫徹:朱熹的哲學思想與道德事功之學

參考庫存 = 1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內聖外王的重整與貫徹:朱熹的哲學思想與道德事功之學

  • 編/著/譯者 / 張莞苓
  • 出版機關 / 國立政治大學
  • 出版日期 / 2020-12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9869954433
  • GPN / 1010902140
  • 頁數/張數/片數 / 684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700
  • 9 折優惠價 / NT$ 630



簡介

傳統學界以「內聖外王」一詞作為儒家思想內在精神與理念的指稱,並將「內聖」定位為內在的道德修養、心性理論的建構,將「外王」定位為實際政治事功的達成與完滿,故而對於宋明理學家便有如下的評價:內聖有餘,外王不足。既如此,朱熹立朝不過40天,一生為官不超過10年,雖然在地方有些政績,但確實沒有豐碩或偉大的政治事功或建樹,那麼他作為一個儒者,其「內聖外王」就是斷裂的嗎?對於朱熹來說,不通過政治途徑亦能將儒家之道推擴出去,因此他用他一生的文教工作來證實了「內聖外王」的一貫,建立了新型態的「內聖外王」模式。本書的目的,在於確立動態的「內聖外王」思維,採取歷史與哲學相結合的研究,並建構朱熹「內聖外王」的新型態,也以朱熹作為一個示範,為身為研究者、教育者的我們,提供一個從內到外、由己到他、由學術通往世界的最好展示。


目次

導論
一、「內聖外王」與儒者朱熹
二、概念、歷史、哲學與實踐
(一)「內聖外王」一詞之使用與討論
(二)宋代儒學發生與政治文化背景、制度脈絡、學術氛圍
(三)朱熹的哲學與「內聖外王」理念關係與實踐
三、方法取徑與進行脈絡

1 時空的形塑:儒家修身濟世的精神蘄向
一、「內聖外王」概念的源流與界定
(一)「內聖外王」一詞的溯源
(二)「字源詞源定義」與「使用轉向意義」
二、先秦儒家的「內聖外王」思想型態
(一)傳統經典中的「內聖外王」思想型態
(二)孔孟荀的「內聖外王」思維
三、漢唐儒者的「內聖外王」思想型態
(一)漢代
(二)隋唐
四、宋代的政治文化與儒者意識
(一)政治情勢與科舉制度
(二)學術氛圍與體用本末
(三)仕隱傾向與政教抉擇
五、結論

2 重整的思維:朱熹內聖外王思想的互動關係
一、從朱熹哲學理論看內聖外王的理念
(一)理氣關係
(二)心性關係
(三)工夫落實
二、道德與事功之學的連結與指涉範圍
(一)由陳朱之辯進入的討論
(二)事功、功業在朱熹的意義與定位
(三)朱熹對文教事業的意識與理解
三、結論

3 貫徹的實踐:朱熹社會文教工作的內外結合
一、《四書》的經典詮釋與出版事業
(一)朱熹《四書》學所蘊含的文教意義
(二)朱熹的出版事業與文教傳播
二、官學、書院與科舉的平衡
(一)朱熹與官學教育
(二)朱熹與科舉制度
(三)朱熹與書院教育
三、社群關注與士人交遊
(一)朱熹與鄉里社群
(二)朱熹與士人社群
四、政治與文教的互涉連結
(一)文教的獨立價值
(二)不離政治的心念
五、結論

結論
一、動態的「內聖外王」概念與思維
二、「歷史性哲學」及「哲學性歷史」
三、朱熹的「內聖外王」新型態

參考文獻
附錄
附表1 先秦儒墨道法「內外」詞語使用表
附表2 朱熹生平大事及學術活動、著作編輯出版年表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

購物須知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國家書店會員所購買商品享有到貨十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 國家書店因網路與門市共同銷售,若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若內含售盡無庫存之商品,本公司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但我們仍會以最快速度為您下單調貨。但恐原出版機關亦無庫存可供銷售,缺書部份我們將為您進行退款作業。
  • 海外購書運費一律另行報價 ,當您進購物車下訂單選取海外寄送地址後,我們將另以mail通知您運費金額。確認書款與運費一併支付後,我們將儘速處理您的訂單。
  • 學校團體、讀書會用書,或每月需特定數量者,可洽【團購部門】,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