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水利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103年度中水局轄區測站流量測定 成果報告
- 編/著/譯者 /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 出版機關 /
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 出版日期 /
2014-12
- 主題分類 /
水利
- 施政分類 /
其他
- ISBN /
9789860441550
- GPN /
1010303297
- 頁數/張數/片數 /
335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850
-
9
折優惠價 / NT$
765
簡介
摘要
本計畫辦理中區水資源局轄區水文測站流量觀測作業之主要目的係因為各河川局流量測驗工作皆自行辦理,因河川局重視高流量之防災預警,與中區水資源局以區域水資源調配為主要業務範疇不同,因此中區水資源局對於河川流量資料的運用偏重於枯水期間的低流量資料,顯見雙方單位所重視之流量需求並不相同,本計畫主要目標為建立轄區內重要水文測站的水位-流量率定曲線,以即時監測方式於枯水期間達成有效掌握轄區內河川水源量的目標;今年度計畫執行期間為民國103年1月1日至103年12月31日。
本計畫主要工作項目為針對中區水資源局轄區內16處水文測站(水位站)枯水期間進行流量測定,經由河川水位及流量等水文資料的測定,據以繪製不同測站之水位-流量率定曲線,以利中區水資源局進行轄區內水資源調配管理所需。計畫範圍涵蓋中港溪、後龍溪、大安溪、烏溪、平林溪、大里溪、旱溪、筏子溪、清水溪、濁水溪及梅林溪等流域測站共16處,分別為:永興橋、平安橋、打鹿坑、北勢大橋、象鼻、福興橋(乾峰橋)、烏溪橋、南崗大橋、溪南橋、集泉橋、自治橋、玉峰橋、中山橋、瑞草橋、清水溪橋及梅南。計畫重要成果茲摘錄如下:
一、河川水位及流量觀測區分為枯水期觀測及豐水期觀測,水文觀測頻率為每月觀測者分別為象鼻、福興橋(乾峰橋)、集泉橋、玉峰橋、中山橋、瑞草橋與清水溪橋等7站,僅觀測枯水期間之測站為永興橋、平安橋、打鹿坑、北勢大橋、烏溪橋、南崗大橋、溪南橋及自治橋等8處;梅南橋為本年度新增測站,於1月觀測時發現本測站屬乾溪型河川,需於降雨事件後方可測得地表逕流量,故於1月份工作檢討會議修正觀測時間為隔月觀測,原觀測次數調整至瑞草橋及清水溪橋測站進行;而福興橋測站為因應鳥嘴潭人工湖計畫案,測站水位計於10月底自福興橋移至下游之乾峰橋,故福興橋測站於11月起停止觀測,原觀測次數調整至乾峰橋測站進行,觀測測站總計16處測站(福興橋及乾峰橋合併計算),本計畫執行流量觀測次數共計186次。
二、河川大斷面測量主要為評估汛期對河道改變之影響,故分別於民國103年3月及10月執行,16處測站之河川大斷面測量均觀測2次,共計繪製16幅河川大斷面圖,圖說資訊包含水位計位置標示;本計畫執行16處測站之河川大斷面測量次數總計為32次。
三、本計畫完成16處測站於民國103年1月~12月期間之流量量測記載表。並於每月15日前提交7份前月份之流量觀測結果,各月份成果報告內容包含當月份實測流量記錄、水位-流量率定曲線圖、流量量測記載表、現場實測照片等四大項目。
四、本計畫完成16處測站於民國103年1月~12月期間之水位-流量率定曲線成果及水位流量對照表,其中福興橋、集泉橋、自治橋、瑞草橋、清水溪橋及梅南橋等6處測站因河川局無實測資料而採用本計畫實測資料進行率定作業外,其餘10處測站均同時採用本計畫實測結果及河川局高流量實測結果一併執行水位-流量率定曲線繪製。
五、各測站之水位-流量率定曲線建立及更新均以達成即時監測準確性的河川流量為原則,當測站所屬河道改變或河床發生明顯之沖淤現象等諸多天然干擾因子及設備故障失效之人為干擾因子而導致原率定曲線無法提供監測功能時,本計畫隨時更新流量資料及水位-流量率定曲線,透過水情即時監測系統之水位自動觀測,達成推估及監測河川即時流量之目標。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