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勞工安全
售缺,無法下訂!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以社會網絡取向探討我國青年職涯發展與追蹤研究─101年度研究計畫IOSH101-E101
- 編/著/譯者 /
林國榮、蕭晴惠
- 出版機關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 出版日期 /
2013-04
- 主題分類 /
勞工安全
- 施政分類 /
勞工安全衛生
- ISBN /
9789860367126
- GPN /
1010200917
- 頁數/張數/片數 /
231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400
-
9
折優惠價 / NT$
360
簡介
對青年來說,社會網絡與職涯發展有其緊密關係,本計畫主要之研究目的,在於探討18-29歲青年族群在職涯發展特性,研究社會網絡(包括個人、家庭、教育、企業、政府政策之影響層面)對其職涯發展的影響因素,並建立影響職涯發展因素分析圖,以做為未來政府在制定相關促進青年就業政策的參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計畫蒐集我國與世界主要先進國家及國際組織相關研究文獻及各項次級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另辦理4場次焦點團體座談會,邀請跨部會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在學青年代表、青年勞工代表、高階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與談,並針對1,121位青年進行問卷調查,探討青年族群對職涯發展的期待與影響因素,並分析個人社會支持網絡與職涯發展關係。
綜合分析質性與量化研究所得成果,本計畫得到以下研究發現:
1. 工作經驗不夠及技能不足所產生的結構性失業,是青年求職的主要障礙;
2. 勞動彈性化對青年職涯發展的利弊互見;
3. 少子化造成家庭對青年過當保護,弱化青年對於工作的熱誠與積極性;
4. 待遇及公司制度(工作是否加班及是否採行責任制)是青年尋職的首要考量因素;
5. 年齡、教育程度愈高者,會提早規劃就業方向的比例愈高;
6. 薪水待遇不佳是青年不滿意工作的主要原因;
7. 具工作經驗之青年,透過人際網絡介紹尋職的比例較高;
8. 追求穩定是青年職涯發展追求之目標,亦是青年工作的價值觀;
9. 就社會網絡中之職涯諮詢對象分析,青年使用率高,幫助程度大者依序為「師長」、「父母」、「同儕朋友」及「舊同事」;而使用率低,但提供職涯支持對青年幫助程度較高者依序為「舊主管」、「學長/學姊」、「其他長輩」。
10. 就社會網絡中之諮詢管道分析,各項諮詢管道使用率均相對偏低。雖然就業服務站及學校職涯輔導中心係以職涯諮詢輔導為服務宗旨,但青年的使用狀況及對獲得的建議評價均不佳。
針對影響青年職涯發展的各項因素,本計畫建議可從個人與家庭、學校教育、企業及政府部門多元提供促進我國青年永續就業之政策或創新服務措施:
1. 個人與家庭方面:藉由媒體宣傳方式,協助青年瞭解職場環境、培養職涯選擇的觀念;並由政府補助辦理與就業相關的公開講座或學習活動,以提升父母職涯輔導知能。
2. 學校方面:規劃開設職涯發展課程,鼓勵學生選修;鼓勵在學青年透過交換學生、壯遊的方式學習,增加生活體驗,並培養青年全球就業即戰力;成立職涯輔導中心,幫助青年進行職業興趣探索,及提供完整的職涯進路修業計畫;長期策略則應與企業合作,共同規劃專業課程,縮短學用落差。
3. 企業方面:設置職涯輔導師,系統性地建立企業所屬的職涯發展體制,提供員工職場技能精進的管道;推動「企業計點制」,凡對促進青年就業有貢獻者,包括聘僱青年、提供青年企業實習機會、投資青年進行教育訓練等,給予點數獎勵,這些獎勵點數可用於租稅減免或津貼補助。
4. 政府方面:推動積極性勞動市場政策,並縮小全職及臨時工作者勞動條件差距,進而健全專業技能認證體系,使企業有效辨別並僱用專技青年。此外,除一般性就業媒合、就業諮商與尋職技巧訓練外,政府可提供尋職津貼與搬遷津貼,然必須與就業服務密切結合,避免產生青年長期請領失業救助之社會福利依賴與道德危機;並可參考歐盟發展創新就業服務方案,或是提出人才培育科技政策。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