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235 筆
鍾子寅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01/01
《法華經》是佛教大乘初期的典籍,約成立於西元 1 世紀前後的印度。在《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透過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宣說人人都能獲得跟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並要眾人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潛力。 經中亞絲...
劉芳如, 何炎泉, 邱士華, 浦莉安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1/10/01
溥儒(1896-1963),字心畬,號西山逸士。因先祖為前清恭親王奕訢(1833-1898),故常於作品上鈐「舊王孫」印。早年曾隱居於西山戒臺寺,讀書作畫,年近卅返回北平,參與藝壇活動,與張大千(18...
蔡慶良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03/01
戰國至漢代(475BCE-220CE),是玉器史上獨樹一幟的錯覺藝術時代,製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種龍獸造形,它們的形體雖然靜止不動,卻能創造出動態的錯覺。這種變化莫測的身形,使視覺如同處於現實和幻象...
張光遠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02/01
中華民族十數億人口,不論散佈在天涯海角,俗傳大家心中都有一位共祖﹁黃帝﹂,﹁我們 都是黃帝的子孫﹂,綿延孳長,生生不息了五千年。確實自古典籍載存,近世考古﹁物證﹂多 現,本書首篇即擇以︿從考古展現...
劉芳如,鄭淑方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12/01
「職貢圖」統稱描繪異域邦國、外族之人文及其與天朝中國之交往關係的圖像,其所描繪的內容及其意義,素來深受學術界重視。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有豐富的職貢題材相關書畫作品,諸如外交文書手稿的〈明太祖御筆〉冊、再...
卓琇琴、蘇慶豐、蔡炯民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11/01
本書介紹國立故宮博物院院史、重點典藏文物、景觀,及博物館保存維護、教育推廣、文創行銷、數位推展等近年重點業務,是一本全覽故宮的導覽書...
余佩瑾主編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03/01
此展覽將聚焦於十七世紀荷使的視角及流通於各個城鎮之間的物件—呈現一段值得追溯的中西交流傳奇。展覽將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Rijks Museum) 及日本海の見える杜美術館共同策畫合作,以進一...
何炎泉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12/01
本展共精選20件書畫,其中以宋人書信居多,這些紙張上的花紋除了幾件顯而易見外,大多數難以用肉眼看到,在過去都被誤認為素箋。這批裝飾得既低調,卻又極精緻的宋代花箋,由於製作技法、裝裱過程等因素,再加上歷...
余佩瑾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12/01
以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收藏、鑑賞及從中衍生而出的新創產品作為主軸,透過器物、書畫、圖書文獻等各類不同材質精美展件,呈現乾隆品牌建立的經過及相關的創意美學。...
劉芳如 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10/01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書畫,屬於文化部所定義的「古物」,意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並各依其藝術性的高下,區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等級。 這項古物分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