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石文誠

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13 筆


「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展覽專刊

石文誠, 廖伯豪, 吳佳霓作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4/02/01

1624,荷蘭人來到臺灣,2年後西班牙人緊接而來,臺灣自此被捲入歐亞貿易的大網絡中。這是一個臺灣躍登世界舞臺的時代,臺灣更加被世界所認識,成為一座東西方貿易航線交會的世界島。400年後的2024年,國...


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

石文誠主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3/08/01

本書透過30件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區分四個主題「多元臉譜:大時代之人」、「百工行業,職人大集合」、「人群往來,複合的人群」、「人群往來,複合的人群」,共30篇專文,介紹臺灣歷史上豐富多元的個人...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石文誠, 余瓊怡, 呂錦瀚, 杜偉誌, 林孟欣, 林奕君, 徐建國, 張育君, 張育嘉,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3/01/01

臺灣史上的人們,經歷過怎樣的日常與非常? 歷史是關於人的故事,而我們身邊尋常的物件,從帳本和日記,一直到證件和行李箱,多年之後,都可能會成為後人發現「咦?原來過去的人是這樣生活的!」的重要材料。...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 ; 蘇峯楠主編 ; 蘇峯楠、石文誠、張安理、鄭勤思、陳怡宏、李文媛...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05/01

從島嶼到海洋,從城市到鄉村,從山林到平原,《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一冊「空間篇」,以30 幅獨特的地圖,探索不同尺度、不同面貌的臺灣,探索從16 世紀到21 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描繪和想像這個...


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

石文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8/04/01

一張地圖,呈現了繪製者以及當時代的空間認知,但地圖也常反過來規範了人們的世界觀。歷史上總有些人不滿足於既有的世界觀,再度出發前往未知遠方去尋找新的世界,一個想像中的理想國度。所以地圖常是因著人們的各種...


臺灣女人記事 (全套2冊不分售)

著者:吳燕秋、沈佳珊、謝仕淵、劉維瑛、石文誠、黃裕元、陳靜寬 / 執行編輯:陳靜寬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5/12/01

本套書分為《臺灣女人記事─歷史篇》與《臺灣女人記事─生活篇》,歷史篇是內容是以臺灣歷史上所發生的重要女性事件為主,從荷蘭時代開始至2007年為止,舉凡相關的人物、事件、法律、規約、貞節牌坊、教育、體育...


「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專刊

石文誠、吳佳霓、王受祿、李怡志、段賽英、楊巧鈴、龔尤倩、陳涵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12/01

此書內容主要談到臺灣近代到當代臺灣社會中不同移動、遷徙的故事,故事除了包含1860年代以後奉主之名而來的西方傳教士、1955年因戰亂而來的浙江外海大陳島人、1980年代以後來到都市工作的屏東春日鄉古華...


「看見平埔: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專刊 (中日對照)

陳玉苹、劉鵠雄、朱正宜、吳佰祿、野林厚志、吉田裕彥、石文誠、李瑞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05/01

此書為「看見平埔: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專刊,此展覽試圖呈現平埔原住民的變遷與重生歷程,展現這歷程中平埔文化的各種樣貌...


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

編輯:石文誠、林慧芬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12/01

「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展覽專書 臺南府城是清代臺灣政經運作的核心,是清代臺灣的首都。自十七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葉左右,是府城發展的盛期,清代是府城認同與文化形成的時期,同時也是本...


珍藏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選要圖錄

石文誠,呂理政,許美雲,陳怡宏,陳靜寬,黃清琦,葉前錦,劉維瑛,謝仕淵,簡明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0/12/0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選要圖錄,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專文:主要介紹臺史博藏品蒐藏政策與策略、臺史博蒐藏概況。(2)館藏選要:主要介紹史前文物、原住民文物、地圖、16-19世紀西文書、清代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