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19 筆
楊儒賓 國立清華大學2019/01/01
「道家」是秦漢後追溯出來的,先秦無此學派,「道家」一詞是神話,但後世所謂的道家諸子的源頭確實可溯源至神話。本書上溯老子、莊子、黃帝、屈原的思想直到今日所說的神話主題――莊子稱之為「古之道術」。道家諸子...
楊儒賓, 張再林 編 國立臺灣大學2017/08/01
本論文集的主體建立在北京大學召開的「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的會議論文上,再經由海峽兩邊幾次精緻的小型會議的文章加以補充,全書經多年的反覆討論,最後才集結成書。全書內容圍繞「體知」、「身體觀」、「氣化...
楊儒賓編 國立臺灣大學2014/12/01
本書由十二個單元組成,撰述的角度是對「自然」一詞的後設反省,內容跨越的年代由先秦直至20世紀,作者分別來自臺灣、香港、美國的人文學者,議題新穎,觀點多元,一編在手,可大致瀏覽「自然」在中日文化史上的流...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編輯 國立清華大學2013/12/01
終究要來的!時運到了,我可能有機會等到一個新時代的到臨。終究也要去的!文物收藏久,相處久了,會有感情。此時卻已到了我與它緣散,而它該緣起的階段了。 我居然會被稱為收藏家,初聽狐疑,渾身不自在。聽多了...
楊儒賓主編 國立清華大學2013/10/01
終究要來的!時運到了,我可能有機會等到一個新時代的到臨。終究也要去的!文物收藏久,相處久了,會有感情。此時卻已到了我與它緣散,而它該緣起的階段了。我居然會被稱為收藏家,初聽狐疑,渾身不自在。聽多了,久...
楊儒賓著 國立臺灣大學2013/04/01
《五經》是儒家的聖經,是道在人間的文本顯像,朱子編訂的《四書》則是八百年來儒家的新聖經。本書主張構成理學經學的核心著作除朱子編訂的《四書》外,還當加上《易經》,《四書》與新詮釋觀點的《易經》可合稱為《...
楊儒賓等主編 國立清華大學2012/12/01
國科會因感於人文科學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舉辦北中南三場巡迴「百年人文傳承」大展,並出版文集及詳細圖錄。但因第一本的圖錄未及收錄所有展件,特別再編輯本書「普及版」圖錄,目的即在使...
楊儒賓著 國立臺灣大學2012/11/01
本書探討近世東亞反理學思潮的思想史意義。東亞的反理學與理學幾乎同時成立,同步發展,只是勢頭大小與理論成就高低頗有不同。惟重要的反理學哲人,從葉適、戴震、阮元以至丁若鏞、伊藤仁齋、貝原益軒、荻生徂徠等人...
楊儒賓(編) 國立臺灣大學2012/05/01
本書為「東亞的靜坐傳統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之結集,共收論文十五篇。全書以儒、釋、道為序,展開對三教靜坐工夫的討論;首尾覆以跨地域、跨時代的綜述,包括對東亞靜坐類型的擘分,以及儒家靜坐法研究成果的回顧。...
楊儒賓,馬淵昌也主編 國立臺灣大學2008/09/01
王陽明不但為有明一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明代具代表性的書法家。陽明心學重直覺之創造,出新意於陳法之外,這樣的特色也顯現在陽明學者的書法中。二○○八年為王陽明在龍場驛證道的第五百年,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