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10 筆
張艾茹執行編輯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03/01
「雄‧蓋‧麗‧駭—高雄雕塑協會聯展」由全體協會成員加上創始發起人,共計23位作者49組件作品所構成。創作媒材與形式的多樣多元,說明此團隊正是以開闊與自由的精神所組織,具備港口城市見多識廣的胸襟。展覽在...
張艾茹 編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09/01
劉時棟橫跨20餘年的創作,是一個以拼貼為基礎語法構築起來的視覺宇宙。自1990年代後期充滿筆觸的表現性繪畫出發,劉時棟運用巨量堆疊的影像團塊,創造出繁複、奇幻又混雜著日常現實的視覺語言,在推敲「圖」與...
張艾茹執行編輯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02/01
風雲在棋-林悅棋再生創作」展出多媒材創作者林悅棋2007年至今,再生媒材造型作品206 件。這些作品以真實的丟棄廢物,營造出超凡的多重幻象,以塑膠紙盒與顏料,打造堅不可催的時空戰場。...
張艾茹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01/01
「粉彩交響詩」展出畫家洪秀敏粉彩作品55件。其中, 三件百號以上的風景作品,為粉彩畫中少有之巨幅製作。展品包含海洋系列、山林水景、動物飛禽、人物肖像及生活靜物,皆為畫家汲取日常所見所感,以及刻意追尋一...
執行編輯:吳慧芳、王淑津/撰文:蕭瓊瑞、潘安儀、汪悅進、張艾茹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0/04/01
本書為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之同名展覽專輯,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日期為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5月3日。「奔‧月」展出劉國松作品64件,依題材區分為抽象狂草、太空、水拓、漬墨與西藏組曲等系列;創...
張艾茹 編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9/06/01
「大玄玄社會」是常陵自2005年後,第二個主要創作母題,以一種連貫的甚至紀錄式的大視野,對台灣社會與自我逼近觀察,銳利的心眼與力道,呈現出來,同時表現手法上,也加入深具個人特質的新意。...
張艾茹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11/01
蘇淑敏油畫作品「櫥窗風景」系列,以城市中吸引人們駐足的櫥窗為素材,表現櫥窗特殊的視覺效果;櫥窗因玻璃這一元素而具有媒介的特質,能捕捉城市街道光影所反射的色彩、光、線與面,使室內及開放空間交錯重疊並同步...
編者/ 張艾茹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08/01
「沙」與「石」是周珠旺創作歷程中不曾中斷的主題,形貌樸素簡單的描繪對象,表現手法堅持一貫的寫實摹寫,形式上從追求極致的擬真技法,發展為一套涵蓋整體自然觀以致宇宙觀的哲思,內容卻遼廣紛然的石頭博物誌。...
編者:張艾茹 /譯者:Glen Lucasu,Andrew S. Willson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7/11/01
展出劉耿一創作初期迄今作品約100組件,含繪畫、家具及建築設計等。展覽以6個單元建構:第1單元,探掘潛藏的個人特質,對美的想像與追尋;第2單元,敘事風格的建立:應對社會劇變進行情感的紀錄;第3單元,另...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蔡耀慶主編;郭暉妙、張艾茹執編 國立歷史博物館2015/09/01
黃朝謨先生出生於1939年屏東縣東港鎮,1967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1973年,為了一圓親炙西洋名作真蹟的心願,遠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深造,學習油畫與雕塑,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