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教育文化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白線帽的青春-臺北高等學校歷史紀錄片(家用版DVD)
- 編/著/譯者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出版機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出版日期 /
2012-10
- 主題分類 /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
文化及觀光
- ISBN /
9899000000841
- GPN /
4510102024
- 頁數/張數/片數 /
1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300
-
9
折優惠價 / NT$
270
簡介
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臺灣建立了近代殖民政府,也將西洋的器物,風俗導入臺灣。這是臺灣進入「近代」的開始。都會文化出現了,青春的年代,洋溢蓬勃自由的社會氣氛,在不同社會層面,出現各種新的制度與建設。這其中,臺灣也開始建立近代的教育體系,引進西洋與日本的知識系統。
1922年,臺北高校的創立,標註了近代高等教育的起點。在這個學校中,有一群年輕人,沉浸於菁英教育的殿堂中,自由、多元、狂熱的吸收著各種思想文化潮流。
曾經就讀臺北高校的年輕人,橫跨了日後臺灣政治、學術、財經、醫學、法律等各大重要領域。最為人所熟知的臺北高校畢業生,就是李登輝前總統(第十七屆,畢業於1943年9月),還有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前行政副院長徐慶鐘、前臺大醫學院院長黃伯超。甚至,今日依然活躍影響臺灣社會的辜寬敏、邱永漢等人,多不勝數。而且,這些人普遍認為,臺北高校的就學生涯,啟發了他們面對學問的態度,深刻影響了日後的人生觀。
臺北高校,這是一間什麼樣的學校?這些年輕人在這裡如何接受教育,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這些年輕人,又如何在戰後政權更迭、社會劇烈變遷中,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影響日後的臺灣社會發展。
這將是臺灣首度揭露「臺北高校」,這個被遺忘在歷史洪流中特殊學校的影片。這是臺北高校的故事,也是關於這群年輕人的青春記憶。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