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水利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水庫集水區生態調查評估準則建立與運用研究(2/2)
簡介
計畫針對石門水庫集水區水域環境生態品質進行調查監測工作,選擇白石溪、卡拉溪、霞雲溪及義興電廠共計12個樣站,自99年5月開始至100年12月,進行兩年枯水期及豐水期各2季次,進行水域棲地調查及生物調查。本年度共計錄到魚類4目6科12種,水生昆蟲8目30科43種,底棲動物2目4科4種,附著藻類16屬89種,水生植物30科53種。與前期計畫調查成果比較,水質因子以濁度、懸浮固體物受工程影響最大,魚類及水生昆蟲可為指標生物。並運用9個棲地評估指標進行生態品質評估,以RBPIII水生昆蟲指標、CQHEI棲地指標及RBP野溪棲地評估指標敏感度高。本年度調查顯示大部分樣站棲地環境已趨向穩定。另整合2年計畫成果,依據河溪棲地評估指標之操作經驗,具有實務操作性與便利性,其結果可回饋後續工程改善之依據。
本計畫延續第1年成果,選取石門水庫3件、曾文水庫2件、南化水庫1件保育治理工程,進行評估準則之運用,另外配合水庫集水區管理單位之座談會(100年6月7日)、專家學者座談會(100年10月7日)以及教育訓練活動(分別於100年10月13日及100年11月14日),累積各界相關意見以修正準則內容,同時也達到各單位對於評估準則運用之困難分享與經驗交流。而對於準則運用於其他工程,也針對面臨的課題進行說明,包含可參照目前準則對於程序性的考量,以及棲地環境較多人為干擾及污染的課題等等。
綜合而言,水庫集水區生態調查評估準則目前已於曾文水庫及南化水庫進行試辦,建議於101年度擴大準則推動運用範圍,並以位於生態敏感性較高或可能有潛在生態議題者優先辦理。若為緊急搶修或救災等具有時效課題的工程則先行排除。
目次
目錄
摘要 i
目錄 i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iii
第一章 計畫說明 1-1
1.1 計畫緣起及目的 1-1
1.2 工作項目 1-1
1.2.1 整體工作項目 1-1
1.2.2 99年度工作項目 1-2
1.2.3 100年度工作項目 1-4
1.3 計畫流程 1-5
1.3.1 整體工作規劃 1-5
1.3.2 100年度工作流程 1-6
1.4 99年度計畫概要 1-6
第二章 石門水庫蓄水範圍保育治理工程環境及生態監測 2-1
2.1 調查內容 2-1
2.1.1 棲地調查項目 2-4
2.1.2 棲地調查方法 2-4
2.1.3 溪流棲地調查結果 2-6
2.1.4 河川型態及底質組成調查結果 2-18
2.2 生物調查成果 2-22
2.2.1 魚類 2-24
2.2.2 水生昆蟲 2-32
2.2.3 附著藻類 2-40
2.2.4 底棲動物 2-44
2.2.5 水域植物 2-52
第三章 石門水庫蓄水範圍保育治理工程環境及生態品質評估 3-1
3.1 指標評估 3-1
3.1.1 河川污染指數(River Pollution Index) 3-1
3.1.2 定性棲地評估指數(Qualitative Habitat Evaluation Index) 3-7
3.1.3 生物整合指標法(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IBI) 3-16
3.1.4 科級生物指標(Family-Level Biotic Index) 3-23
3.1.5 快速生物評估法III (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 III) 3-29
3.1.6 藻類群落指標 3-36
3.1.7 溪流複合式評估模式(SIAM) 3-44
3.1.8 野溪棲地評估指標(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s) 3-53
3.2 歷年評估結果比較與檢討分析 3-80
3.3 逐案研提綜合評估意見及建議改善措施 3-85
第四章 工程生態調查評估準則運用及修正 4-1
4.1 集水區生態保育機制 4-1
4.2 「水庫集水區工程生態調查評估準則」架構 4-4
4.3 試辦案例操作 4-9
4.3.1 99年度石門水庫試辦案例追蹤 4-10
4.3.2 100年度其他水庫集水區案例操作 4-14
4.3.3 試辦案例執行歷程檢討與回饋 4-18
4.4 「水庫集水區工程生態調查評估準則」修正及辦理座談會議 4-20
4.4.1 「水庫集水區工程生態調查評估準則」工作會議 4-20
4.4.2 「水庫集水區生態調查評估準則」座談會 4-21
4.4.3 準則及其附件執行方式說明及流程 4-23
4.5 準則附件(操作手冊)內容研擬 4-24
4.5.1 生態關注區域圖繪製方法 4-24
4.5.2 河溪棲地評估指標操作方法 4-25
4.5.3 坡地棲地評估指標操作方法 4-26
第五章 水庫集水區工程生態調查評估準則(草案) 5-1
第一篇 總則 5-1
1.1 目的 5-1
1.2 適用工程屬性 5-1
1.3 水庫集水區之生態保育考量 5-1
1.4 生態保育策略 5-1
1.5 工程生態保育階段區分 5-2
1.6 工程各階段生態工作目標 5-2
1.7 生態調查與棲地評估 5-3
1.8 生態關注區域 5-3
1.9 生態專業人員 5-3
1.10 生態檢核表 5-3
1.11 民眾參與 5-3
1.13 資訊公開 5-4
第二篇 計畫核定階段生態評估 5-4
2.1 計畫核定階段之生態評估目的 5-4
2.2 現場勘查 5-4
2.3 民眾參與 5-5
2.4 初步影響分析及可能對策研擬 5-5
第三篇 規劃設計階段生態評估 5-5
3.1 規劃設計階段之生態評估目的 5-5
3.2 基本設計階段之生態評估 5-6
3.2.1 工程基本資料 5-7
3.2.2 團隊組成 5-7
3.2.3 資料蒐集 5-7
3.2.4 現場勘查與意見處理 5-8
3.2.5 生態棲地環境評估 5-9
3.2.6 生態關注區域說明及繪製 5-9
3.2.7 研擬生態影響預測及生態工法對策 5-10
3.2.8 基本設計審查 5-10
3.3 細部設計審查階段之生態評估 5-10
3.3.1 辦理基本設計說明會 5-11
3.3.2 生態關注區域說明及繪製 5-11
3.3.3 生態影響預測及生態工法對策 5-12
3.3.4 生態保育策略 5-12
3.3.5 細部設計審查 5-12
3.4 民眾參與 5-12
3.5 資訊公開 5-12
第四篇 施工階段生態評估 5-13
4.1 施工階段之生態評估目的 5-13
4.2 開工前資料審查階段之生態評估 5-13
4.2.1 工程基本資料 5-14
4.2.2 團隊組成 5-14
4.2.3 資料蒐集 5-14
4.2.4 現場勘查與意見處理 5-15
4.2.5 施工說明會 5-15
4.2.6 施工前生態棲地環境評估 5-16
4.2.7 施工前資料審查 5-16
4.3 施工審查及驗收階段之生態評估 5-16
4.3.1 施工中生態棲地環境評估 5-17
4.3.2 環境生態異常狀況處理 5-17
4.3.3 施工後生態保育措施執行狀況 5-17
4.3.4 完工後生態棲地環境評估 5-18
4.3.5 施工審查及驗收 5-18
4.4 民眾參與 5-19
4.5 完工(竣工)後資訊公開 5-19
第五篇 維護管理階段生態評估 5-19
5.1 維護管理階段之生態評估目的 5-19
5.2 工程保固期滿之生態評估 5-20
5.2.1 工程基本資料 5-20
5.2.2 團隊組成 5-20
5.2.3 資料蒐集 5-20
5.2.4 現場勘查與意見處理 5-21
5.2.5 民眾參與 5-21
5.2.6 生態棲地環境評估 5-21
5.2.7 生態關注區域說明及繪製 5-21
5.2.8 課題分析與保育措施 5-22
5.2.9 資訊公開 5-22
第六章 準則運用於其他工程可行性評估 6-1
6.1 準則適用環境及界定生態課題 6-1
6.2 生態調查及評估方法 6-6
第七章 相關配合事項 7-1
7.1 教育訓練及推廣 7-1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8-1
8.1 結論 8-1
8.2 建議 8-2
參考文獻 R-1
附錄一 調查照片及環境現況
附錄二 水庫集水區工程生態調查評估準則生態檢核表
附錄三 生態關注區域圖繪製方法
附錄四 河溪棲地評估指標操作方法
附錄五 坡地棲地評估指標操作方法
附錄六 生態調查參考文獻
附錄七 試辦案例生態檢核表
附錄八 教育訓練簽到表及課程資料
附錄九 準則運用及修正座談會會議記錄
附錄十 準則修改對照表
附錄十一 期初審查意見及辦理情形
附錄十二 期中審查意見及辦理情形
圖目錄
圖1.3.1-1 本計畫整體規劃流程 1-5
圖1.3.2-1 100年度工作流程 1-6
圖2.1.3-1 各樣站氣溫變化圖 2-13
圖2.1.3-2 各樣站水溫變化圖 2-13
圖2.1.3-3 各樣站pH變化圖 2-14
圖2.1.3-4 各樣站溶氧量變化圖 2-14
圖2.1.3-5 各樣站導電度變化圖 2-15
圖2.1.3-6 各樣站濁度變化圖 2-15
圖2.1.3-7 各樣站懸浮固體變化圖 2-16
圖2.1.3-8 各樣站COD變化圖 2-16
圖2.1.3-9 各樣站BOD5變化圖 2-17
圖2.1.3-10 各樣站氨氮變化圖 2-17
圖2.1.3-11 各樣站總磷變化圖 2-18
圖2.2.1-1 魚類-優勢度指數變化 2-29
圖2.2.1-2 魚類-種歧異度指數變化 2-29
圖2.2.1-3 魚類-均勻度指數變化 2-30
圖2.2.1-4 魚類-豐富度指數變化 2-30
圖2.2.1-5 石門水庫庫區內與集水區溪流魚類分佈圖 2-31
圖2.2.2-1 水生昆蟲-優勢度指數變化 2-37
圖2.2.2-2 水生昆蟲-種歧異度指數變化 2-37
圖2.2.2-3 水生昆蟲-均勻度指數變化 2-38
圖2.2.2-4 水生昆蟲-豐富度指數變化 2-38
圖2.2.2-5 石門水庫集水區溪流水生昆蟲分佈圖 2-39
圖2.2.3-1 白石溪樣站矽藻種歧異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2-42
圖2.2.3-2 義興電廠樣站矽藻種歧異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2-42
圖2.2.3-3 霞雲溪樣站矽藻種歧異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2-43
圖2.2.3-4 卡拉溪樣站矽藻種歧異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2-43
圖2.2.4-1 底棲動物-優勢度指數變化 2-49
圖2.2.4-2 底棲動物-種歧異度指數變化 2-49
圖2.2.4-3 底棲動物-均勻度指數變化 2-50
圖2.2.4-4 底棲動物-豐富度指數變化 2-50
圖2.2.4-5 石門水庫庫區內與集水區溪流底棲動物分佈 2-51
圖3.1.1-1 白石溪樣站RPI值變化圖 3-3
圖3.1.1-2 卡拉溪樣站RPI值變化圖 3-4
圖3.1.1-3 義興電廠樣站RPI值變化圖 3-4
圖3.1.1-4 霞雲溪樣站RPI值變化圖 3-5
圖3.1.1-5 各樣站RPI值變化圖 3-5
圖3.1.1-6 石門水庫集水區支流河川水質指標RPI評價等級 3-6
圖3.1.2-1 白石溪樣站CQHEI值變化圖 3-12
圖3.1.2-2 卡拉溪樣站CQHEI值變化圖 3-12
圖3.1.2-3 義興電廠樣站CQHEI值變化圖 3-13
圖3.1.2-4 霞雲溪樣站CQHEI值變化圖 3-13
圖3.1.2-5 各樣站CQHEI值變化圖 3-14
圖3.1.2-6 石門水庫集水區支流棲地CQHEI評價 3-15
圖3.1.3-1 白石溪樣站IBI值變化圖 3-19
圖3.1.3-2 卡拉溪樣站IBI值變化圖 3-19
圖3.1.3-3 義興電廠樣站IBI值變化圖 3-20
圖3.1.3-4 霞雲溪樣站IBI值變化圖 3-20
圖3.1.3-5 各樣站IBI值變化圖 3-21
圖3.1.3-6 石門水庫集水區支流魚類IBI指數評價等級 3-22
圖3.1.4-1 白石溪FBI值變化圖 3-25
圖3.1.4-2 卡拉溪FBI值變化圖 3-25
圖3.1.4-3 義興電廠FBI值變化圖 3-26
圖3.1.4-4 霞雲溪FBI值變化圖 3-26
圖3.1.4-5 各樣站FBI值變化圖 3-27
圖3.1.4-6 石門水庫集水區水生昆蟲FBI指數評價等級 3-28
圖3.1.5-1 白石溪RBP值變化圖 3-32
圖3.1.5-2 卡拉溪RBP值變化圖 3-32
圖3.1.5-3 義興電廠RBP值變化圖 3-33
圖3.1.5-4 霞雲溪RBP值變化圖 3-33
圖3.1.5-5 各樣站RBP值變化圖 3-34
圖3.1.5-6 石門水庫集水區水生昆蟲RBP III指數評價等級 3-35
圖3.1.6-1 白石溪樣站之矽藻腐水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3-37
圖3.1.6-2 義興電廠樣站矽藻腐水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3-37
圖3.1.6-3 霞雲溪樣站矽藻腐水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3-38
圖3.1.6-4 卡拉溪樣站矽藻腐水度指數值變化情形 3-38
圖3.1.6-5 石門水庫集水區各支流藻類SI指數評價等級 3-39
圖3.1.6-6 白石溪樣站矽藻藻屬指數值變化情形。 3-41
圖3.1.6-7 義興電廠樣站矽藻藻屬指數值變化情形。 3-41
圖3.1.6-8 霞雲溪樣站矽藻藻屬指數值變化情形 3-42
圖3.1.6-9 卡拉溪樣站矽藻藻屬指數值變化情形 3-42
圖3.1.6-10 石門水庫集水區各支流藻類GI指數評價等級 3-43
圖3.1.7-1 白石溪樣站SIAM數值變化情形 3-48
圖3.1.7-2 卡拉溪樣站SIAM數值變化情形 3-48
圖3.1.7-3 義興電廠樣站SIAM數值變化情形 3-49
圖3.1.7-4 霞雲溪樣站SIAM數值變化情形 3-49
圖3.1.7-5 石門水庫支流SIAM指標評價等級 3-50
圖3.1.8-1 白石溪ST3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54
圖3.1.8-2 白石溪ST4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56
圖3.1.8-3 白石溪ST5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58
圖3.1.8-4 卡拉溪ST1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60
圖3.1.8-5 卡拉溪ST2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63
圖3.1.8-6 卡拉溪ST3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65
圖3.1.8-7 義興電廠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68
圖3.1.8-8 霞雲溪ST1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73
圖3.1.8-9 霞雲溪ST2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76
圖3.1.8-10 霞雲溪ST3樣站棲地環境照片 3-78
圖3.2-1 治理工程對環境影響 3-80
圖3.3-1 白石溪野溪棲地評估比較圖 3-87
圖3.3-2 白石溪防砂壩及魚梯現況 3-88
圖3.3-3 卡拉溪施工前後環境照片 3-90
圖3.3-4 卡拉溪新設固床工現況 3-91
圖3.3-5 卡拉溪野溪棲地評估比較圖 3-92
圖3.3-6 義興電廠野溪棲地評估比較圖 3-93
圖3.3-7 霞雲溪野溪棲地評估比較圖 3-95
圖3.3-8 霞雲溪魚梯及防砂壩 3-96
圖4.1-1 生態保育原則及對策之策略方向 4-3
圖4.2-2 計畫核定階段生態評估流程圖 4-6
圖4.2-3 規劃設計階段生態評估流程圖 4-6
圖4.2-4 施工階段生態評估流程圖 4-7
圖4.2-5 維護管理階段生態評估流程圖 4-7
圖4.4.1-1 會議實況照片 4-21
圖4.4.2-1 座談會實況照片 4-23
圖4.4.3-1 水庫集水區生態調查評估準則架構 4-23
圖4.4.3-1 本準則執行流程圖 4-24
圖4.5.1-1 生態關注區域圖分析過程 4-25
圖4.5.2-1 河溪棲地評估指標操作流程 4-26
圖4.5.3-1 坡地棲地評估指標操作流程 4-26
圖5.3-1 規劃設計階段生態評估流程圖 5-6
圖5.4-1 施工階段生態評估流程圖 5-13
圖5.5-1 維護管理階段生態評估流程圖 5-19
表目錄
表2.1-1 調查樣站 2-3
表2.1-2 調查時間 2-4
表2.2.1-1 大漢溪集水區魚類名錄 2-23
表2.2.1-2 各樣站魚類之生物多樣性分析結果 2-28
表2.2.2-1 各樣站水生昆蟲之生物多樣性分析結果 2-36
表2.2.3-1 本計畫調查區內出現的矽藻屬和種數統計 2-40
表2.2.4-1 各樣站底棲動物之生物多樣性分析結果 2-48
表3.1.1-1 河川污染等級分類表 3-2
表3.1.1-2 RPI指標表 3-3
表3.1.2-1 CQHEI屬性類別及評分表 3-7
表3.1.2-2 棲地評價指標積點等級表 3-7
表3.1.2-3 棲地評價指標表 3-8
表3.1.3-1 IBI選用矩陣及其評分標準 3-16
表3.1.3-2 IBI生態等級及評分範圍表 3-16
表3.1.3-3 溪流魚類特性表 3-17
表3.1.3-4 各樣站IBI指標表 3-18
表3.1.4-1 科級生物指標法(FBI) 3-23
表3.1.4-2 各樣站FBI指標表 3-24
表3.1.5-1 快速生物評估法Ⅲ中各項指標矩陣之評分標準 3-30
表3.1.5-2 快速生物評估法Ⅲ指標數值與所相對之水質等級 3-30
表3.1.5-3 各樣站之RBP指標表 3-31
表3.1.7-1 溪流複合式評估模式各模組 3-45
表3.1.7-2 SIAM評估等級及得分範圍 3-45
表3.1.7-3 各樣站SIAM評價結果 3-47
表3.1.7-4 各樣站綜合評估指標結果 3-51
表3.1.7-5 SIAM綜合評估指標結果 3-52
表3.1.8-1 白石溪ST3樣站棲地評估記錄 3-54
表3.1.8-2 白石溪ST4樣站棲地評估記錄 3-56
表3.1.8-3 白石溪ST5樣站棲地評估記錄 3-58
表3.1.8-4 卡拉溪ST1樣站棲地評估記錄 3-60
表3.1.8-5 卡拉溪ST2樣站棲地評估紀錄 3-63
表3.1.8-6 卡拉溪ST3樣站棲地評估紀錄 3-66
表3.1.8-7 義興電廠樣站ST1棲地評估記錄 3-68
表3.1.8-8 義興電廠樣站ST2棲地評估記錄 3-70
表3.1.8-9 義興電廠樣站ST3棲地評估記錄 3-71
表3.1.8-10 霞雲溪ST1樣站棲地評估紀錄 3-74
表3.1.8-11 霞雲溪ST2樣站棲地評估記錄 3-76
表3.1.8-12 霞雲溪ST3樣站棲地評估記錄 3-78
表3.2-1 各樣站評估指標結果 3-82
表3.2-2 各項評估指標特性及適應階段 3-82
表3.3-1 卡拉溪ST1樣站生態棲地施工前後評估紀錄 3-91
表3.3-2 本計畫調查樣區綜合建議與可行性對策 3-96
表4.1-1 生態檢核表於石門水庫治理應用之沿革 4-2
表4.1-2 各階段生態保全議題 4-3
表4.1-3 生態保全對象類型 4-3
表4.2-1 99年度研擬之總則架構說明 4-5
表4.2-2 水庫集水區生態查評估準則草案章節 4-8
表4.2-3 各階段生態評估目的與評估工作 4-9
表4.3.1-1 99年度試辦案例之工程內容 4-10
表4.3.1-2 秀巒壩修復工程操作過程摘要 4-11
表4.3.1-3 玉峰溪馬里光段左側護岸治理工程操作過程摘要 4-12
表4.3.1-4 大漢溪主流河道巴陵壩下游河道治理工程操作過程摘要 4-13
表4.3.2-1 100年度試辦案例之工程內容 4-14
表4.3.1-2 主流達邦橋下游至福山壩河道疏通工程操作過程摘要 4-15
表4.3.1-2 主流里佳壩上游日野賀河道護岸工程操作過程摘要 4-16
表4.3.1-2 南化水庫羌黃坑庫區護岸整治工程操作過程摘要 4-17
表4.4.1-1 阿公店水庫準則試辦實施工作會議流程 4-20
表6.1-1 水利工程生態議題、對策與案例之主要參考文獻 6-2
表6.1-2 水利機關管轄範圍之環境特色 6-2
表6.1-3 流域生態保育問題及干擾原因整理表 6-3
表6.2-1 棲地評估指標擴展應用之建議研擬方向 6-7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