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台灣4、50年代經濟崛起過程中,女性勞動力的投入,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她們大部分來自鄉村的農耕家庭,轉往都市加工出口區、工業工廠就業,憑藉著勞力與技術,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她們辛苦勞動的身影,匯集、勾勒整個時代台灣的女性自主的歷史記憶。
4、50年代之前的台灣,經濟基礎只能靠勞力密集的農業,人扮演著生產機具的角色,生個8個10個小孩,是很平常,不過靠務農賺錢的速度,根本供不起家庭的開銷,只好把小孩出養給別人,甚至是賣小孩,來解決家裡經濟的困境,所以許多這時代的女性,有2個父母親是很多人共有的記憶。
在就業的情況,隨著經濟環境的發展與6年國民教育實施的影響,一部份人,走向加工區,過著輪班的生產線生活,另一部分則是投入僱工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一開始是大型合作農場,之後則投入建築業的小工,加工區的產業經過了台灣基礎土木建設的勞動力,不管是那一種,我們都可以發現女性勞工的角色因著這樣的環境不斷的轉變,經濟不需仰賴丈夫的供給,成為台灣第一群走向自主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