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教育文化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小來的家鄉 ★第一屆國家出版獎 佳作
- 編/著/譯者 /
何傳坤,屈慧麗主編,阮光民繪
- 出版機關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出版日期 /
2008-12
- 主題分類 /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
文化及觀光
- ISBN /
9789860166705
- GPN /
1009703684
- 頁數/張數/片數 /
160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200
-
9
折優惠價 / NT$
180
簡介
書籍簡介(周厚瑜‧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在臺中市惠來里挖掘出一具距今1300多年前的男童遺骸「小來」──即本書主角,是惠來遺址出土的第一具人體遺骸,年約6歲。「惠來遺址」最早發現於臺中市西屯區市政路與惠來路交叉口一帶,遺址分布範圍極廣,文化層年代範圍距今約2100至3000年之間。惠來遺址是近三十年來臺中市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也是最珍貴的考古文化資產,隨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考古團隊的挖掘及研考,以及不斷出土見世的考古文物,讓臺中市的歷史文化不斷的向前推進,也提升其無可取代的文化層次。本書以漫畫的形式來呈現惠來遺址及先民的生活圖像,利用小來的觀點,像說故事般訴說自己家鄉的故事,淺顯易懂的文字再加上圖片說明,相信對中小學的孩童來說,無疑是拓展其眼界最佳的鄉土教材。也藉由這些珍貴的考古文化資產,讓我們的後代有機會看到先民所遺留下來的智慧。
委員推薦文
推薦委員: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這是一本寫給小朋友的考古書籍。考古一般都給人很嚴肅的感覺,小來的家鄉這本書則以輕鬆的漫畫,來想像當時的文化背景與生活方式。
這個故事主要由台中惠來遺址的發現所衍生出來的想像。台中惠來遺址被鑑定為台灣史前文化,距今約2100-3000年之間。藉由考古發現的蛛絲馬跡,復原當時的文化與生活景象,並以漫畫的方式呈現,並對當時使用的石器、農作、家庭、文化與打獵方式做深入淺出的說明,像是如何用鹿的骨頭做武器、如何做漁網魚簍捕魚,捕山豬的過程、與當時的家庭關係等,並配合實際考古發現的文物照片與說明,讓讀者能以故事記憶考古文物而印象深刻,成為學生們瞭解台灣本土史前文化想像的教材之一。樂見政府出版品以如此輕鬆與富想像的方式來表達嚴肅的話題,是一本有趣的書籍。
目次
第一回 惠來人的狩獵器物
第二回 惠來人時期的器物
第三回 惠來人與動物
第四回 惠來人時期的動物
第五回 惠來人的漁獲
第六回 惠來人時期的動物II
第七回 惠來人的狩獵
第八回 惠來人的喪葬儀式
第九回 尾聲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