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的想像:羅蘭‧巴特評論集(二)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符號的想像:羅蘭‧巴特評論集(二)

  • 編/著/譯者 / 羅蘭‧巴特,陳志敏譯
  • 出版機關 / 國立編譯館
  • 出版日期 / 2008-08
  • 主題分類 / 文學
  • 施政分類 / 獎勵與獎助
  • ISBN / 9789867305824
  • GPN / 1009702145
  • 頁數/張數/片數 / 202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250
  • 9 折優惠價 / NT$ 225



簡介

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1915-1980)是當代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與評論家,亦為法國結構主義思潮之代表性人物。羅蘭‧巴特對於包括文學在內的一般文化現象,進行系統性的考察、分析與著作,如《流行體系》、《神話學》與《符號帝國》等。語言學的進展從索緒爾到羅蘭‧巴特的發展十分驚人,羅蘭‧巴特最主要的成果在於打破傳統語言學和符號論關於「所指」與「能指」的二元對立關係,批判西方傳統思考模式和方法論,並超越了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進入後結構主義觀點。1960年代,主張中庸、自由與和平的結構主義取代了存在主義,而羅蘭‧巴特於1966年對結構主義提出質疑,認為結構本身並非最重要,而應是在於過程;於是結構主義轉化成為所謂的後結構主義,除了影響世界當代的人類思潮,更間接反映西方世界理智思想中心的偏離。羅蘭‧巴特便是在此時以美學的觀點,提出以符號學對於知識分子進行分析與拆解。羅蘭‧巴特無疑是影響後來的後現代主義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這位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最具震撼性的一句話「作者已死」,主張作品本身存在於作者以外的生命,因此在作品完成的瞬間,作者與作品的關係便宣告結朿,解讀權釋放回歸於讀者手中,這種對於既往觀點的批判與反省,反映出個人感覺結構的差異與對應觀點過程的重要性。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

購物須知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國家書店會員所購買商品享有到貨十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 國家書店因網路與門市共同銷售,若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若內含售盡無庫存之商品,本公司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但我們仍會以最快速度為您下單調貨。但恐原出版機關亦無庫存可供銷售,缺書部份我們將為您進行退款作業。
  • 海外購書運費一律另行報價 ,當您進購物車下訂單選取海外寄送地址後,我們將另以mail通知您運費金額。確認書款與運費一併支付後,我們將儘速處理您的訂單。
  • 學校團體、讀書會用書,或每月需特定數量者,可洽【團購部門】,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