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科學技術
參考庫存 = 0
(政府出版品因受限於採購程序,平均補貨作業時間約 2~3 週)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電磁恐慌:背後的社會科學因素 ★第一屆國家出版獎 佳作
- 編/著/譯者 /
林基興
- 出版機關 /
國立臺灣大學
- 出版日期 /
2008-11
- 主題分類 /
科學技術
- 施政分類 /
環境與能源科技
- ISBN /
9789860157123
- GPN /
1009702805
- 頁數/張數/片數 /
224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400
-
9
折優惠價 / NT$
360
簡介
書籍簡介(洪誌遠‧國家圖書館)
近幾十年來科技進步,但也衍生一些科技對於人類健康是否有危害的研究與論戰。有人宣稱科技產品所產生的電磁波有害人體健康,於是各國社會逐漸引起恐慌的風氣。鑑於此風,各國政府與國際機構已花費鉅資進行研究,訂定出民眾與職場工作者暴露於電磁場的安全限值,但大部分的民眾還是一直害怕電磁場,其中大多是來自媒體的錯誤、誇張報導,使得一般民眾無所適從。本書作者是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是電磁波方面的專家,針對民眾對電磁波的疑慮,提出一些國際上通行的數據,告訴讀者關於電磁波的正確認知與其科學原理,本書內容的說明與排序是依照電磁波的頻率大小排列,先說明靜電磁場,然後是極低頻的電線,接著是中頻手機和基地臺,再來是更高頻的微波爐,最後是陽光和紫外光。期望可以藉由書中內容終止以訛傳訛的現象,達到改正錯誤觀念、消除恐慌誤會的效果。
委員推薦文
推薦委員:王道還 委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一百年來,電器已經成為改變生活最巨大的力量。不說電鍋、洗衣機了,因為年輕人對於沒有它們的世界,根本無法想像。就說手機吧。現在手機是生活必需品,業者面臨的困難卻是,消費者對於服務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卻越來越拒斥在住家附近設立基地台。都是電磁波惹的禍。
早在公元兩千年,手機還不普遍,就有人宣稱手機電磁波可能會導致腦瘤。到了現在,證據仍是莫須有。「莫須有」的意思是大概有。只要不能斷言絕對沒有,就是莫須有。只要不能斷言手機電磁波絕對不會危害健康,就是不安全。這是最令人喪氣的地方。因為我們要對抗的,說穿了,是看不見的敵人—恐懼。而且是一種特殊的恐懼。因為陽光也是電磁波,陽光與某些皮膚癌有關,可是沒有人對陽光恐慌,沒有人要求為那已知的皮膚癌風險作百分百的防護措施。
好在本書作者並不喪氣,他整理出關於電磁波的基本知識,以及指控電磁波有害的所有說法,逐件釋疑。他似乎相信,耐心溝通所彰顯的誠意,是消除疑慮最踏實的法門。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