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環境保護
參考庫存 = 2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多元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應用(含附冊)
- 編/著/譯者 /
逢甲大學,何智超
- 出版機關 /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分署
- 出版日期 /
2024-12
- 主題分類 /
環境保護
- 施政分類 /
水利技術
- ISBN /
9789865334826
- GPN /
1011301867
- 頁數/張數/片數 /
500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800
-
9
折優惠價 / NT$
720
簡介
中文內容大要
過去的水文參數觀測多以單點測站為主,但由於分佈不均,無法完整描述參數變異。近年來,遙測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頻繁和更精確的資料,這對於水資源管理至關重要。本計畫整合多種衛星遙測資料,並結合理論模型和深度學習,快速且準確地提取時空水文資訊。透過建構多元遙測與空間資訊應用展示介面,以測試場域之案例實證為基礎,研發模組化工具,並擴大應用於氣象水文、水資源管理、農業用水分析、揚塵防治或集水區監測等領域。
目次
目錄
摘要 摘-1
Abstract A-1
目錄 目-1
圖目錄 圖-1
表目錄 表-1
結論與建議 結-1
一、結論 結-1
二、建議 結-6
第一章、前言 1-1
一、計畫緣由與目的 1-1
二、工作項目及內容 1-1
三、重要產出、研發期程規畫 1-4
四、工作流程 1-5
第二章、基本資料蒐集分析 2-1
一、國、內外相關課題應用、分析、技術成果案例 2-2
二、數位流域數據及資料盤點 2-8
三、衛星影像 2-11
四、數位流域基礎資料應用原則 2-12
五、新知科普文章 2-16
3 第三章、數據及資訊整合應用及資料服務 3-1
一、資訊整合應用與資料服務規劃 3-1
二、多元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平台系統 3-7
三、系統自動化、移轉與維護管理 3-29
4 第四章、模組研發、驗證與效能評估 4-1
一、乾旱預警模組研發 4-1
二、河川揚塵預警模組研發 4-1
三、農業用水近即時情資分析模組研發 4-1
四、水庫水質近即時監測模組研發 4-1
五、水庫集水區土砂近即時監測模組研發 4-35
5 第五章、應用推廣與後續發展方向與策略 5-1
一、應用推廣商業模式 5-1
二、應用推廣策略與成果 5-4
三、後續計畫發展方向及策略 5-10
6 第六章、資訊安全及相關配合事項 6-1
一、資訊安全管理準則 6-1
二、資訊安全檢測 6-3
7 第七章、技術交流 7-1
一、專家座談會 7-1
二、教育訓練 7-8
三、成果發表 7-12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一 第六次期中審查意見及回覆
附錄二 113年工作會議意見及回覆
附錄三 113年新知科普文章
附錄四 110-112年審查意見及回覆(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五 110-112年工作會議意見及回覆(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六 歷次專家座談會(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七 多元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應用四年度總報告(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八 乾旱監測與預警模組成果專冊(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九 河川揚塵近即時監測與預警模組成果專冊(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十 農業用水近即時情資分析模組成果專冊(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十一 水庫水質監測分析模組成果專冊(請參考電子檔)
附錄十二 水庫集水區土砂收支評估模組成果專冊(請參考電子檔)
表目錄
摘表-1 XGBoost水庫水質模型績效表 摘-5
摘表-2 年計型土砂收支評估成果表 摘-11
摘表-3 事件型土砂收支動態評估成果表 摘-13
表1 1 PM10超標預警測試績效表(2023年成果) 1-13
表2 1 衛星遙測應用於水庫水質監測之相關文獻 2-1
表2 2 集水區土砂評估相關文獻 2-4
表2 3 水文氣象資料一覽表 2-7
表2 4 地文資料一覽表 2-9
表2 5 供應資料盤點一覽表 2-10
表2 6 用水需求資料一覽表 2-11
表2 7 生態環境資料一覽表 2-12
表2 8 災害資料一覽表 2-12
表2 9 衛星影像應用議題列表 2-13
表2 10 衛星影像常用遙測指標評估方式列表 2-14
表2 11 已提供之新知科普文章列表 2-16
表3 1 資料服務產品說明 3-2
表3 2 多元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平台規格列表 3-7
表3 3 各流域與相關資訊說明 3-20
表3 4 模組自動化推動歷程與遭遇問題 3-30
表3 5 模式及資料庫轉移表 3-37
表3 6 平台維護管理計畫 3-39
表4 1 水庫水質近即時監測與預警模組精進內容摘要說明 4-1
表4 2 水庫水質採用之影像紋理指標相關文獻回顧 4-5
表4 3 Sentinel-2衛星影像日期與水質監測日差距統計表(石門水庫為例) 4-6
表4 4 各水庫網格與監測資訊匹配表 4-11
表4 5 水庫監測點網格蓄水區與非蓄水面積比例表 4-12
表4 6 水庫水質應用網格 4-15
表4 7 XgBoost水庫水質參數表 4-20
表4 8 XgBoost水庫水質結果表 4-21
表4 9 水庫水質管理與應變作為 4-31
表4 10 水庫集水區土砂生產環境及水質環境健檢指標估計方式 4-33
表4 11 土砂收支快速評估公式 4-39
表4 12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 4-40
表4 13 河道輸砂量-何黃氏1992年公式 4-40
表4 14 河道輸砂參數(何黃氏1992年公式) 4-41
表4 15 崩塌土砂量公式 4-41
表4 16 邊坡坡度推估崩塌深度法 4-41
表4 17 集水區工程防砂量相關公式 4-42
表4 18 集水區土砂遞移率公式 4-43
表4 19 年計型土砂收支模組評估結果 4-45
表4 20 石門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48
表4 21 石門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49
表4 22 曾文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53
表4 23 曾文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54
表4 24 牡丹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57
表4 25 牡丹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58
表4 26 南化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62
表4 27 南化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63
表4 28 德基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67
表4 29 德基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67
表4 30 霧社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70
表4 31 霧社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71
表4 32 明德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74
表4 33 明德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75
表4 34 白河水庫年計土砂評估結果 4-79
表4 35 白河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79
表4 36 離槽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統計表 4-82
表4 37 大埔壩水文觀測站水位-流量關係式 4-85
表4 38 修正土壤流失公式 4-85
表4 39 Sentinel-1SLC產品解析度 4-91
表4 40 Senitnel 1衛星影像資料(升軌) 4-93
表4 41 Senitnel 1衛星影像資料(降軌) 4-93
表4 42 曾文水庫既有裸露地相干性大於0.3時所佔面積比例(升軌) 4-98
表4 43 曾文水庫既有裸露地相干性大於0.3時所佔面積比例(降軌) 4-99
表4 44 SRH-2D水流控制方程式 4-104
表4 45 SRH-2D輸砂控制方程式 4-105
表4 46 大埔水文測站一覽表 4-105
表4 47 水文監測資料統計表 4-106
表4 48 曾文水庫上游主流河道粒徑分布表 4-109
表4 49 上游集水區入庫土砂推估模式檢定驗證結果表 4-111
表4 50 彩雲颱風-入庫土砂量推估結果表 4-112
表4 51 彩雲颱風-子集水區土砂流失評估結果表 4-112
表4 52 0801豪雨-入庫土砂量推估結果表 4-114
表4 53 0801豪雨-子集水區土砂流失評估結果表 4-114
表4 54 盧碧颱風-入庫土砂量推估結果表 4-116
表4 55 盧碧颱風-子集水區土砂流失評估結果表 4-116
表4 56 軒嵐諾颱風-入庫土砂量推估結果表 4-118
表4 57 軒嵐諾颱風-子集水區土砂流失評估結果表 4-118
表4 58 卡努颱風-入庫土砂量推估結果表 4-120
表4 59 卡努颱風-子集水區土砂流失評估結果表 4-120
表5 1 本計畫開放資料應用可能之商業模式 5-3
表5 2 應用推廣策略與方法規劃與執行進度說明 5-5
表5 3 單位訪談與技術交流 5-6
表5 4 常見高重訪頻率與高空間解析度之付費光學衛星一覽表 5-12
表5 5 常見溫室氣體通量監測之衛星一覽表 5-17
表7 1 第一次專家座談會相關議程 7-2
表7 2 第二次專家座談會議程 7-4
表7 3 第三次專家座談會議程 7-5
表7 4 第四次專家座談會議程 7-7
表7 5 第一次教育訓練之議程 7-8
表7 6 第二次教育訓練之議程 7-9
表7 7 第三次教育訓練議程 7-10
表7 8 第四次教育訓練規劃 7-11
表7 9 計畫成果發表規劃 7-12
圖目錄
摘圖-1 多元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平台系統 2
摘圖-2 石門水庫透明度2023-07-01至2023-07-10監測點位辨識結果 6
摘圖-3 石門水庫葉綠素2023-07-01至2023-07-10監測點位辨識結果 6
摘圖-4 石門水庫總磷2023-07-01至2023-07-10監測點位辨識結果 7
摘圖-5 水庫集水區土砂收支評估模組分析流程圖 10
圖1 1 計畫重要產出及研發期程規劃 1-8
圖1 2 整體計畫流程圖 1-9
圖3 1 多元資訊整合應用架構圖 3-1
圖3 2 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平台入口圖 3-10
圖3 3 多元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呈現平台系統架構圖 3-10
圖3 4 遙測與空間資訊整合平台首頁圖 3-11
圖3 5 使用者登入頁面 3-12
圖3 6 使用者註冊頁面 3-12
圖3 7 圖台功能說明 3-13
圖3 8 資料下載服務與管理 3-14
圖3 9 CSV檔案下載 3-14
圖3 10 乾旱預警系統整體頁面功能說明 3-15
圖3 11 區域綜合乾旱指標清單查詢功能 3-16
圖3 12 乾旱預警指標空間分布地圖查詢 3-17
圖3 13 乾旱預警細部屬性點擊查閱功能 3-18
圖3 14 區域綜合乾旱指標時間變化趨勢查詢功能 3-18
圖3 15 河川揚塵模式介面呈現 3-20
圖3 16 河川揚塵影像輔助資訊介面說明 3-21
圖3 17 河川揚塵AOD反衍產品資訊 3-21
圖3 18 河川揚塵測站即時資訊呈現 3-22
圖3 19 河川揚塵測站PM10超標發生機率呈現 3-22
圖3 20 河川揚塵測站時序變化資料呈現 3-23
圖3 21 農業用水系統整體頁面 3-24
圖3 22 作物用水統計頁面功能說明 3-24
圖3 23 種植面積統計分析 3-25
圖3 24 競用區與水稻種植區圖層呈現 3-25
圖3 25 水庫水質貧養、普養與優養網格數量比例統計 3-26
圖3 26 水庫水質測站即時與歷史監測資訊 3-27
圖3 27 水庫水質空間分布展示 3-27
圖3 28 水庫集水區土砂空間分布視覺化示意圖 3-28
圖3 29 水庫子集水區土砂收支成果視覺化示意圖 3-28
圖3 30 系統平台移至水利署資訊系統處理流程 3-35
圖3 31 系統平台移至水利署資訊系統處理流程 3-36
圖4 1 水庫水質監測模組應用區域 4-3
圖4 2 水庫水質監測模組分析流程 4-4
圖4 3 MOD09GA.V61處理流程 4-7
圖4 4 環境部水庫水質監測資料 4-8
圖4 5 環境部13座水庫監測位置與相關資訊表 4-8
圖4 6 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水庫即時資訊表 4-9
圖4 7 網格與水質監測點位匹配方式 4-10
圖4 8 水庫網格與集水區面積圖 4-14
圖4 9 資料類正規化結果(左:葉綠素a/中:透明度/右:總磷) 4-15
圖4 10 水庫水質XGBoost模型架構 4-17
圖4 11 採集函數示意圖 4-17
圖4 12 高斯過程信賴區間 4-18
圖4 13 貝葉斯優化示意圖 4-18
圖4 14 德基水庫與鳳山水庫測站網格之蓄水面積佔比一覽圖 4-22
圖4 15 石門水庫甲藻增生位置圖 4-23
圖4 16 石門水庫透明度2023-07-01至2023-07-109影像辨識結果 4-23
圖4 17 石門水庫葉綠素2023-07-01至2023-07-10影像辨識結果 4-24
圖4 18 石門水庫總磷2023-07-01至2023-07-10影像辨識結果 4-24
圖4 19 石門水庫2023-06-29及至2023-07-04衛星影像 4-24
圖4 20 石門水庫透明度2023-07-01至2023-07-10監測點位辨識結果 4-25
圖4 21 石門水庫葉綠素2023-07-01至2023-07-10監測點位辨識結果 4-25
圖4 22 石門水庫總磷2023-07-01至2023-07-10監測點位辨識結果 4-26
圖4 23 翡翠、石門、寶山水庫空間分析一覽圖 4-26
圖4 24 永和山、明德、鯉魚潭水庫空間分析一覽圖 4-27
圖4 25 德基、霧社、鏡面水庫空間分析一覽圖 4-27
圖4 26 白河、鳳山、澄清湖、曾文水庫空間分析一覽圖 4-28
圖4 27 環境部水庫藻毒事件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4-30
圖4 28 水庫集水區土砂生產環境及水質環境健檢指標 4-32
圖4 29 水庫集水區土砂收支模組應用區域 4-36
圖4 30 水庫集水區年計型土砂收支評估模組分析流程圖 4-38
圖4 31 水庫集水區事件型土砂收支評估模組分析流程圖 4-38
圖4 32 集水區控制點土砂收支評估示意圖 4-39
圖4 33 石門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8、109年) 4-50
圖4 34 石門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0、111~112年) 4-51
圖4 35 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8年) 4-55
圖4 36 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9年) 4-55
圖4 37 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0年) 4-56
圖4 38 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1年) 4-56
圖4 39 牡丹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7~108年) 4-59
圖4 40 牡丹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9年) 4-59
圖4 41 牡丹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0年) 4-60
圖4 42 牡丹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1~112年) 4-60
圖4 43 南化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8~109、110年) 4-64
圖4 44 南化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1、112年) 4-65
圖4 45 德基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7年) 4-68
圖4 46 德基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8年) 4-68
圖4 47 德基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9-110年) 4-69
圖4 48 霧社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7~108年) 4-72
圖4 49 霧社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9年) 4-72
圖4 50 霧社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0年) 4-73
圖4 51 霧社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1~112年) 4-73
圖4 52 明德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8~109年5月) 4-76
圖4 53 明德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08年6月~110年) 4-76
圖4 54 明德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1年) 4-77
圖4 55 明德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2年) 4-77
圖4 56 白河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0年) 4-79
圖4 57 白河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1年) 4-80
圖4 58 白河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112年) 4-80
圖4 59 事件型土砂收支動態評估模組執行流程圖 4-84
圖4 60 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署裸露地判釋方法流程圖 4-87
圖4 61 Sentinel-1拍攝模式介紹 4-90
圖4 62 臺灣使用Sentinel 1圖幅框 4-91
圖4 63 DInSAR流程圖 4-92
圖4 64 曾文水庫既有裸露地2024/2/8、2024/3/15影像相干性>0.3之分布圖(升軌) 4-96
圖4 65 曾文水庫既有裸露地2024/2/22、2024/3/29影像相干性>0.3之分布圖(降軌) 4-97
圖4 66 曾文水庫凱米颱風崩塌地與影像相干性<0.3之空間分布圖(升軌) 4-101
圖4 67 曾文水庫凱米颱風崩塌地與影像相干性<0.3之空間分布圖(降軌) 4-102
圖4 68 曾文水庫凱米颱風崩塌地相干性組體圖(升軌) 4-103
圖4 69 曾文水庫凱米颱風崩塌地相干性組體圖(降軌) 4-103
圖4 70 曾文水庫事件型土砂收支模組水文資料分布圖 4-107
圖4 71 SRH-2D網格建置成果圖 4-108
圖4 72 SRH-2D河道粒徑與曼寧N值設定分布圖 4-109
圖4 73 SRH-2D出入流邊界設定分布圖 4-110
圖4 74 110年彩雲颱風-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 4-113
圖4 75 0801豪雨-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 4-115
圖4 76 盧碧颱風-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 4-117
圖4 77 軒嵐諾颱風-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 4-119
圖4 78 卡努颱風-曾文水庫集水區土砂流失分布情形 4-121
圖5 1 Pléiades立體相對應用案例(杜拜地區2米DSM) 5-14
圖5 2 SkySat-C立體相對應用案例(華盛頓州聖海倫山 DSM) (A) DSM及 (B)與4月間高程差 (Bhushan et al., 2021) 5-14
圖5 3 KOMPSAT-3立體相對應用案例 5-15
圖6 1 網頁弱點掃描結果 6-3
圖6 2 網頁源碼掃描結果 6-4
圖7 1 第一次專家座談會辦理情形圖 7-3
圖7 2 第二次專家座談會辦理情形圖 7-4
圖7 3 第三次專家座談會辦理情形圖 7-6
圖7 4 第四次專家座談會辦理情形圖 7-7
圖7 5 第一次教育訓練辦理情形圖 7-9
圖7 6 第二次教育訓練辦理情形圖 7-10
圖7 7 第三次教育訓練辦理情形圖 7-11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