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文學
參考庫存 > 10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
- 編/著/譯者 /
林蔚儒主編
- 出版機關 /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出版日期 /
2024-01
- 主題分類 /
文學
- 施政分類 /
學、歷史與哲學
- ISBN /
9786269766956
- GPN /
1011300179
- 頁數/張數/片數 /
320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460
-
8
折優惠價 / NT$
368 (優惠期限至2025/02/28)
簡介
——臺灣文學,在物裡!
國立臺灣文學館創立至今20年,典藏超過13萬件文學文物,涵蓋作家手稿與書籍、各個年代的報刊雜誌與照片,以及作家所使用的各種器物,每一件藏品都富於歷史意義、學術價值與文化記憶,也都有它值得被訴說與認識的故事,更是臺灣文學百餘年來發展的見證。
本書共精選35件館藏文物,以33篇文學轉譯故事搭配百張圖片,分別從「手稿篇」、「書籍篇」、「報刊篇」、「寫真篇」與「器物篇」切入,將透過生動的敘事,娓娓道出每件藏品背後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目次
【館長序】林巾力/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導讀一】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導讀二】林佩蓉、林巧湄、趙慶華/國立臺灣文學館館員
掌心的溫度──手稿篇
01洪棄生《寄鶴齋詩草乙未以前謔蹻集》
〈在成為「抗日詩人」以前〉──路那
02劉吶鷗《新文藝日記》
〈臺灣文青的歧路〉──陳允元
03楊逵《模範村》
〈田地就這樣一畝一畝地耕下去〉──陳冠宏
04龍瑛宗〈故園秋色〉
〈跨越語言前的嘆息〉──傅彥龍
05吳漫沙《落花恨》
〈過時的新意〉──蕭詒徽
06陸森寶《陸森寶自傳》
〈一張張變化的白紙〉──馬翊航
07洪醒夫《崁頂村的無賴漢》
〈崁頂村與洪醒夫剪影〉──廖崇倫
紙張的方寸──書籍篇
08平澤平七《臺灣歌謠與名著物語》
〈一九一七桌來賓點唱〉──林廷璋
09櫟社《櫟社第一集》
〈櫟社與它並不廢材的文青夥伴〉──徐淑賢
10蔡培火《十項管見》
〈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讀〉──黃震南
11王白淵《荊棘之道》
〈覺青王白淵的第一哨〉──劉怡臻
12林亨泰《靈魂的產聲》
〈時代的夾層,一粒現代詩的煉金石〉──呂珮綾
13張漱菡《海燕集》
〈臺灣首批文學女團與她們的產地〉──李筱涵
14陳秀喜《陳秀喜詩集》
〈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熊一蘋
15張系國《昨日之怒》
〈「一點都不能少」的幻覺與真實〉──許宸碩
鉛字的重量──報刊篇
16《南溟樂園》第四號
〈詩的燃點〉──盛浩偉
17《臺灣新民報》七八八至九九九號
〈《臺灣新民報》的日常戰鬥〉──徐淑賢
18《風車》第三號
〈時間的倖存者〉──陳允元
19《民俗臺灣》二卷十二號
〈勇闖臺北帝大的臺灣人女學生〉──謝宜安
20《劇場》第五、六期
〈他從沒被當成作家,卻充滿文學感〉──朱宥勳
時間的定格──寫真篇
21崔承喜來南歡迎座談會合照
〈日本時代的Jolin在臺灣開演唱會?〉──林巧棠
22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發會式合照
〈全糖王國裡,特別鹹的青年集結地〉──邱映寰
23師大台語戲劇社合照
〈天猶未光,咱用臺語搬最後一齣戲〉──吳映彤
24葉笛在家中彈吉他獨照
〈詩人的手只能謄稿紙〉──蔡易澄
25黃得時、川端康成、張文環合照
〈夢醒日月潭〉──瀟湘神
26王昶雄和呂泉生合照
〈您點播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來了〉──林鈺凱
物件的記憶──器物篇
27張深切的徒步旅行知名人題字錄、臺灣文藝聯盟本部木匾
〈那一年,他們用文學環島〉──鄭清鴻
28艾雯的旗袍
〈生活中創作,限制中堅持〉──劉承欣
29三毛的學生證
〈遠行的徵兆〉──楚然
30葉石濤的籐椅
〈一直都在,只是沒有存在感〉──陳令洋
31李魁賢的採收洋菇剪刀
〈一把剪刀的誕生〉──許雅婷
32洪炎秋的西裝背心
〈爸爸的相反〉──陳令洋
33霍斯陸曼.伐伐的玉山登頂證明書與筆記本
〈他也是第一次登上玉山〉──馬翊航
【後 記】鄭清鴻/臺文館「藏品故事轉化行銷計畫」共同主持人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