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教育文化
參考庫存 > 10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海洋漫波季刊第15期: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 編/著/譯者 /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出版機關 /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出版日期 /
2023-03
- 主題分類 /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
海洋
- ISBN /
9599030378070
- GPN /
4810801633
- 頁數/張數/片數 /
44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100
-
9
折優惠價 / NT$
90
簡介
第15期「海洋漫波」海洋保育季刊焦點報導,延續第14期「藍碳」話題,更深入介紹近期媒體熱議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7)、《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COP 15)的影響及臺灣的在地行動,本期內容精彩豐富,值得推薦給大家。
去(2022)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7),是聚焦行動的「實踐COP」,具有里程碑意義,關係全人類共同未來的問題,包括抗暖化深入國際合作、升溫下能源危機及減碳解方、氣候賠償等等。臺灣也回應國際趨勢,於今(2023)年2月15日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由全民共同推動2050淨零碳排之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四大領域轉型策略及行動。在海洋保育領域,希望逐步邀請企業、民間力量共同投入碳匯自然解方的「藍碳」行動行列。
本期9篇精采文章,國際新議及焦點報導篇章,特別邀請行政院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蔡玲儀處長分享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及淨零轉型-氣候變遷因應法的看法;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闡述如何維護兼具碳匯及生物多樣性的藍碳生態系-海草床、紅樹林、鹽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樊同雲分享環境與氣候變遷下,如何監測臺灣海域珊瑚群聚變化及白化現象,評估管理及保育成效;由海保署海洋保育站金門站長徐維駿分享去年前往澳洲伯斯交流,汲取澳洲海草床的保育復育經驗。
保育最前線篇章,由海洋保育站北基站長林文琪分享去年新北市老梅沙灘3大1小的糙齒海豚集體擱淺,海保救援網(MARN)緊急救援的合作過程。一路走向海篇章,帶領大家探索阿里荖-淡金公路旁的小漁港,稀有的釣魚咖啡館牆面展示著「蹦火仔」的傳統漁法;海旅景點則介紹結合嶄新科技與展示功能的潮境智能海洋館,深具海洋保育教育推廣;最後訪問新北市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潘王村,訴說馬崗卯澳漁村海女文化的興衰。
目次
04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給關心地球的你:埃及氣候大會五個觀察重點
環境資訊中心
08
淨零轉型-氣候變遷因應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氣候變遷辦公室
12
臺灣藍碳資產哪裡有? 藍碳是自然解方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終身特聘教授 林幸助
16
環境與氣候變遷下珊瑚數量的變化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企劃研究組研究員 樊同雲
21
前人種「草」後人乘「涼」
金門海洋保育工作站站長 徐維駿
26
草里漁港釣遊-悠遊阿里荖
編輯部
30
救援最前線-糙齒海豚緊急救援
北基海洋保育站站長 林文琪
34
潮境智能海洋館-山海間的海洋科技體驗
編輯部
39
馬崗、卯澳漁村海女文化
專訪/新北市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潘王村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