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農業環保
參考庫存 = 3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火蔥
- 編/著/譯者 /
黃懷瑩,孫正華,吳伊婷,蔡依真,陳季呈,劉興榮
- 出版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出版日期 /
2022-10
- 主題分類 /
農業環保
- 施政分類 /
農業
- ISBN /
9786267100998
- GPN /
1011101346
- 頁數/張數/片數 /
56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100
-
8
折優惠價 / NT$
80 (優惠期限至2025/02/28)
簡介
在政府推動原住民族產業創新,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延續部落文
化發展的政策下,以農業科技為原鄉產業挑戰提供科學解決方案,一
直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重要科技施政目標。因此111 年起責成花
蓮區農業改良場,邀集臺東區、高雄區、桃園區、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茶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台灣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及法人研究機構等單位,共同執行「找回原
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政府科技發展綱要計
畫。
本綱要計畫與一般原住民委員會的計畫不同,主要差別在著重以農業
科研力量來解決原鄉產業的關鍵困境。火蔥這種原民的代表性作物,
色彩鮮明、滋味獨特,是阿美族人餐桌上一定要有的嗆辣滋味,也是
原鄉的亮點農產品之一。
然而火蔥對栽培環境的要求高,除了需要酸性土壤之外,且容易受到
肥傷、藥害,加上火蔥以種球來進行無性繁殖,種球易帶有病毒,以
上種種原因都讓栽培管理的技術變高,使得產量遲遲無法提升。
因此花蓮區農改場積極投入火蔥栽培技術建立,包括火蔥鱗莖繁殖試
驗,通過鱗莖切割方式來提高繁殖倍率;進行火蔥病蟲害整合管理
(IPM) 模式研究,以提升火蔥生產品質。除了在栽培技術著力之外,
也同時深入火蔥的機能性研究,在產量提升的同時,也拓展產品多元
性與部落經營面向。
本書期望透過原鄉產業輔導的成功案例,帶領大眾認識原住民農產業
之發展,回應原鄉部落的期待、生態環境維護及國家農業發展需求,
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以達成原鄉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共榮共存的目
標。
目次
p.8 火爆浪子來的
p.22 月眉是故鄉
p.34 賣到有人偷哪~
p.42 三方齊力為火蔥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