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

參考庫存 > 10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




簡介

從歷史到文化,聊動物談生命;

引介文學裡之動物形色,呼喚牠們現身吶喊,在流動的共感中,體現不同視野的島嶼萬物。
長久以來,動物在人類「大寫的歷史」中,往往不是被異化,就是被邊緣化,牠們是珍奇猛獸、是工具幫手、是貼心寵物、是食物獵物,唯獨不是牠們自己。
動物在人類文學作品裡,從未缺席。
隨人類文明進程演繹,生態思潮脈絡浮現,在文學的牽引下,19位作家學者個別邀請文本背景中的動物輪番上陣。
以時間軸序,爬梳臺灣文學中的動物書寫,從動物作為工具、商品、符號到成為主體;輔以空間視野,環顧各族群文化、探究不同類型題材、囊括藝術創作中之動物百態。
更收錄「他山之石」專欄,對照日本、中國、馬華、香港等地文學裡的動物書寫,體現人與動物關係的普遍性和地域性。
書中各式動物形象、生命寫照、互動情感、符號象徵,都映照出人與「人以外的」──動物們的存在和真實狀態。當人類學習平等正視一切,才能為了人以外的,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能「成為人以外的」?……
它是一種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願景;也是一種指向後人類時代,人與他者界線流動的狀態;除此之外,它也同樣指向那些在自然大化之下,「成為人以外的」生命們,牠們同樣具有情感與性格,我們與牠們同死共生。
                ──摘錄自黃宗潔,〈導論:為了人以外的〉,收錄於《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27


目次

推薦序:/柯裕棻
導論:為了人以外的/黃宗潔

第一部--時光變奏曲」
_第一章 動物作為工具:田園時光,戰爭變奏
__臺灣動物風情志:早期漢語文學中的動物形象/余美玲
__親密家人與文化隱喻: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人與動物/楊翠
__(他山之石)「狗派」還是「貓派」?日本文豪與貓/邱鉦倫

_第二章 動物作為商品:工業超車,動物異化
__牛車不見了:臺灣文學中的人、牛與記憶/馬翊航
__沒有臉的屠夫:工業化下的動物處境/李欣倫
__(他山之石) 無使尨也吠:中國文學中的狗/邱鉦倫

_第三章 動物作為符號:經濟奇蹟,消費奇觀
__石虎、蛇店、犀牛角:臺灣文學的動物奢侈品消費/葉淳之
__且卑且亢,從蚊子到異獸:臺灣現代詩裡的動物隱喻一窺/廖偉棠
__(他山之石) 從「雨林」到「動物」:馬華文學中「反抗」的自然/呂樾

_第四章 動物作為主體:生態意識,行動關懷
__不只人,動物也會痛苦:當代臺灣自然與動物書寫/蕭義玲
__共生的時空:城市、人與動物/范宜如
__(他山之石) 複雜交織的命運共同體:當代香港文學中被壓抑的人與動物/呂樾

第二部--多元世界觀
_第五章 萬獸有靈:原民與動物
__靈光的眼睛:原住民文學中的動物神話/林楷倫
__深山大海中的靈魂同步與互換:狩獵文化與當代爭議/龔卓軍
__(他山之石) 變身的渴望與可能:神話中的動物/陳文琳

_第六章 後人類時代:人類世下的動物
__從古老的幻想到當代奇幻文學:動物意義的變化與回歸/瀟湘神
__思考我們思考的方式:臺灣科幻小說中的動物/林宛瑄
__以圖文書為鏡:從繪本看臺灣社會動物意識的變化/黃宗慧
__(他山之石) 動物語言翻譯器?談動物溝通/林怡伶

_第七章 看不見的凝視:創.藝視角下的動物
__大動物園番外篇:關於滿洲里的那頭大象/何曼莊
__一個臺灣藝術家的海外視角:動物、影像與創意介入/羅晟文
__(他山之石) 在創作自由與動物倫理之間:藝術中的動物/林怡伶

編後記|在文學,更能思考人以外的/蘇碩斌
作者簡介
展覽資訊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

購物須知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國家書店會員所購買商品享有到貨十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 國家書店因網路與門市共同銷售,若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若內含售盡無庫存之商品,本公司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但我們仍會以最快速度為您下單調貨。但恐原出版機關亦無庫存可供銷售,缺書部份我們將為您進行退款作業。
  • 海外購書運費一律另行報價 ,當您進購物車下訂單選取海外寄送地址後,我們將另以mail通知您運費金額。確認書款與運費一併支付後,我們將儘速處理您的訂單。
  • 學校團體、讀書會用書,或每月需特定數量者,可洽【團購部門】,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