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原住民
參考庫存 = 2
(以訂單與來款優先順序出貨,商品將視實際庫存狀況出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關係的心:資本主義過程中的魯凱人觀、情感與家的社群性
- 編/著/譯者 /
鄭瑋寧
- 出版機關 /
中央研究院
- 出版日期 /
2019-12
- 主題分類 /
原住民
- 施政分類 /
原住民族文化
- ISBN /
9789865432126
- GPN /
1010801998
- 頁數/張數/片數 /
372
- 裝訂 /
平裝
- 定價 / NT$
350
-
9
折優惠價 / NT$
315
簡介
本書立基於作者二十多年的田野工作,關注台東縣卑南鄉Taromak魯凱人的親屬關係與經濟生活如何在資本主義中彼此交錯、滲透、抗頡、分裂、解構、重新勾連與接合的歷史社會民族誌。是作者理解與研究資本主義在地方社會如何開展、進行的第一步,也是試圖理論化「當代」的實作。
目次
目錄
自序 9
第一章 導 論 1
一、現代國家治理下的魯凱人與Taromak 聚落 2
(一)魯凱族做為現代國家治理的人群分類範疇 2
(二)從殖民現代性打造的聚落邁向引入公司治理性的聚落 6
二、有關魯凱人的家、親屬與社會的知識系譜學 19
三、新親屬之後 24
第二章 衝突視野下的魯凱人觀、家與聚落 39
一、水稻耕作做為日本人教化「野蠻心性」的手段? 39
二、小米做為貴族靈力與社會秩序的象徵物 41
三、歲時祭儀中的人、家與聚落 46
(一)播種:時間、靈力與身體的相互影響 47
(二)小米除草換工:性別化的家屋做為婚姻交換的基礎 48
(三)小米收穫祭之一:聚落先於家而存在的階序性 50
(四)小米收穫祭之二:儀式做為自成一格的時空場域 53
(五)小米收穫祭之三:儀式與性別化的情緒 55
四、征服聚落外的空間來實踐聚落的階序與關係:會所制度與狩獵 60
(一)在集體階序中培養性別化的靈力、身體慣行、情緒和欲望 60
(二)狩獵的道德經濟與社會階序性 66
五、小結 72
七、小結 195
第六章 誕生於情感交換與欲望的主體:
當代生命儀禮與情感社交中的人觀、
情感欲望和家的社群性(一) 205
一、金融化下的經濟主體性與日常情感社交 206
二、關於生育小孩的想像、情緒和欲望 212
三、日漸清晰的情感和欲望:從嬰孩到青少年 216
四、交換的歷史性以及欲望主體的集體顯影:當代婚禮與婚宴 223
五、模糊婚姻界線的欲望及其情緒美感:成年人的生日宴會 229
六、家的社群性與個人的政治社群性之間的張力:壽宴 234
七、小結 238
第七章 群聚下的孤獨,分子般的同在:
當代生命儀禮與情感社交中的人觀、
情感欲望和家的社群性(二) 243
一、To Feed Or Not To Feed, That Is A Question:死者是怎樣的存有?死
後是怎樣的世界? 243
二、傳染災厄的社會身體、離開生活世界的家人:基督新教與個人情感
如何重構死亡與死者的分類 251
三、不忍告別的、毋須眷戀的:一場告別禮拜、多重儀式現場與異質生
活世界 258
四、無哀之傷慟、無樂之遊戲:喪葬實踐中的情感、關係性與存有 270
五、紀念祖先、餵養祖先,或者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多重祖先意象和多
重親屬關係性 278
六、與祖先同歡:異質主體、複數關係性以及多重情感社群 285
七、小結 290
第八章 結 論 299
一、經濟歷史過程中的人觀、情感與(家的)社群性 299
二、邁向重新概念化當代的親屬本體論與家的社群性:主體轉變的視角306
參考書目 321
附錄:魯凱語彙 339
索引 349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