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17 筆
薛化元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7/07/01
2017年7月15日,是臺灣解嚴30周年的紀念日。解嚴在臺灣歷史的意義,必須回到戰後臺灣歷史的脈絡,瞭解戰後臺灣的非常體制與戒嚴令的關係,才可以呈現解除戒嚴所能達成的效果。因此,本專刊回顧解嚴以前,臺...
鄭慶龍、張則周、楊國宇、許貴標、劉秀明、張佛樹、陳欽生、陳深景、藍芸若、葉光毅、涂貴美、陳...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7/05/01
收錄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家屬)鄭慶龍、張則周、楊國宇、許貴標、劉秀明、張佛樹、陳欽生、陳深景、藍芸若、葉光毅、涂貴美、陳玉珠、張立本的生命故事。...
主編:楊翠,作者:楊逵,葉陶,楊素絹,楊翠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7/03/01
《春光關不住-楊逵紀念專刊》主編為楊翠,內容大綱如下: (一)安靜少年的內縕反骨 (二)打開新窗口-留日時期 (三)回返母鄉-青年社會運動者登場 (四)勞動現場X文學客廳 (五)戰後初期至和...
主編:向陽,作者:史明,呂秀蓮,宋澤萊,李登輝,季 季,施明德,陳芳明,趙天儀,鍾逸人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6/10/01
「打破暗暝見天光」,強調的是在威權統治年代懷抱理想,堅持信念,相信威權體制終將被打破,民主、自由與人權終會在台灣實現的實踐者精神。本書以「信念」、「體悟」與「追憶」三條軸線,交互對照出戒嚴年代為台灣社...
藍博洲主編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6/06/01
《鍾浩東百年紀念專刊》收錄了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幌馬車之歌特展」內容,以百餘禎圖文,宛如家庭相簿般地敘說鍾浩東與蔣碧玉從1935年初識、相戀到參加抗戰,卻在白色恐怖期間慘遭迫害的不幸歷程。透過本專刊...
吳大祿、毛扶正、呂沙棠、閻啟明、蔡財源、劉佳欽、胡乃元、蔡淑端、江春男、楊雅惠、顏司音、李...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5/09/01
《走過長夜》分成三輯,共收錄了五十七則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的故事: ﹝輯一﹞ 秋蟬的悲鳴 ﹝輯二﹞ 看到陽光的時候 ﹝輯三﹞ 喚不回的青春 ...
胡子丹,王文清,蔡焜霖,林約幹,周賢農,郭振純,吳鍾靈,蔡寬裕,陳世鑑,楊翠,黃春蘭,姚沐...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5/09/01
簡萬坤、吳水燈、吳逸民、鄧伯宸、涂朝吉、阮紅嬰、楊田郎、劉辰旦、黃新華、劉鏗、林小雲、歐陽...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5/09/01
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5/03/01
...
林靜雯 主編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4/12/01
遺書,是政治受難者給家人最後的話語。 面對生離死別的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人生終途, 這些悲愴的書信,血淚斑斑, 其中,有哀戚絕望,有心慟不捨,有驚懼惶惑,有平靜坦然。 隻字片言,所有的曯付叮嚀, 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