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相關搜尋結果 共 294 筆
李金銓編著 國立政治大學2008/12/01
本書是新聞史研究的專著,集合中台港著名民國史和新聞史學者,交叉探討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與報刊的互動,可謂開風氣之先,有建立規格的意義。...
楊翠編著 國立編譯館2008/12/01
以主題性相互串聯、對話,更考量議題性、多元性、文學性等重要向度,企圖建構「台灣文化論述」的某個斷面。每一篇作品,每一個字句,無論傷感詠嘆、理性析辯、犀利批判,高昂與低吟之間,都是作家們的靈魂產聲。本書...
陳芳明編著 國立編譯館2008/12/01
性(sex)的問題,或性別(gender)的議題,在戰後文學中出現得相當遲晚。必須等到一九六○年代現代主義運動崛起後,作家才開始在小說中注入情欲的想像,從而素樸的女性意識也在這股風潮中靜默地抽芽。本書...
李敏勇編著 國立編譯館2008/12/01
人生,在光與影的情境裡,像是從黑夜到天明,也像是從天明到黑夜。天門開的時候,要說出願望。友情、親情、愛情越過世俗,才是真正的重量。本書共收錄五十八位作家八十篇作品,分為「天門開的時候」、「啊,秋天掉下...
郝譽翔編著 國立編譯館2008/12/01
八○年代是台灣社會轉型的關鍵性年代,性別議題成為可忽略的一環。女性已從過去傳統的婦女,搖身一變為新時代的女性,走出家庭,在社會上與男性一較長短,兩性的互動,不再是單純的二分法,而是可以釋放出更多的空間...
揚棄以作者年齡排序的方式,而以議題分類、統整、串織、參照的型態,多音交響,展現當代台灣作家的多重關懷面向與對話線圖,聚合成一部台灣作家的「陽光追想曲」。本書收錄二十三位作家二十三篇作品,篇章可以歸類為...
吳晟編著 國立編譯館2008/12/01
重新面對人生的基本課題,處理自我生命的確認與安置,思索人/我關係,處理自我在社會的位置,以及理想的實踐、堅持、破滅與修復等,學習填補自己內心逐漸擴大的生命缺口,是五年級生命的基本課題。面對政治解嚴、經...
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從原住民,早期移入住民到戰後移入新住民,甚至跨入二十一世紀的新新住民,在不同的時代進程,呈顯生活的映象:相同或差異的。本書收錄五十位作家八十二篇作品,分成「島嶼的歌」、「弄髒了的臉」...
范銘如編著 國立編譯館2008/12/01
八○到九○年代,性別議題,不再只是追求「男女平等」字面的意思。它左右個人自我認知認同的行為思維模式、價值判斷取向、情感情欲的感受表達,更牽動到我們與人際的互動關係。本書收錄了十篇小說,包括葉姿麟、曹麗...
在文學界,女作家無論是在作家數量或是創作質量上,都是不可忽視的一群。而不管是男作家還是女作家,只要是描寫女性的作品,都偏愛觀照現代女性的生活樣貌與心理狀態,透過女性角色與性別觀念的鋪演,也傳遞了鮮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