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異鄉情願: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 編/著/譯者 /
黃冠翔
- 出版機關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4-07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9865729127
- GPN /
- 頁數/張數/片數 /
296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350
-
9
折優惠價 / NT$
315
簡介
《異鄉情願: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深入考察一九五Ο至二ΟΟ八年間臺灣作家以香港為題材的相關創作,共針對十四位臺灣文學作家:夏濟安、邱永漢、白先勇、施叔青、余光中、龍應台、平路、朱天文、張曼娟、蔡珠兒等人的作品,分析各時期臺灣作家們眼中的香港面貌,探究以香港作為一種書寫對象,「東方之珠」對於臺灣作家的意義為何?本書既是臺灣文學的研究,亦是香港文學的探索,是臺灣人與香港人都不容錯過的文學評論。
目次
推薦序 通過作家視野感受香港的榮辱滄桑/李瑞騰
推薦序 看香港就是看臺灣/陳建忠
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為什麼香港?─研究香港與臺灣文學關係之重要性
一、香港與臺灣文學之關係
二、香港的特殊性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況
一、臺灣的台港文學研究概況
二、香港與中國大陸對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之研究概況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範圍
二、研究方法
第五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過客與難民 ─ 一九五○至六○年代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第一節 要坐下去嗎?─ 夏濟安〈香港 ─ 一九五○〉
第二節 避風港,也是深淵─邱永漢〈香港〉
第三節 人性與社會之控訴─趙滋蕃的《半下流社會》與《半上流社會》
第三章 一九七○至八○年代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第一節 中國結‧臺灣結‧香港結 ─ 余光中七○至八○年代的「香港」創作
一、余光中與他的「情人」
二、北望‧文革‧中國結
三、東顧‧觀音‧臺灣結
四、西看‧沙田‧香港結
五、余光中的中國結‧臺灣結‧香港結
第二節 追尋‧探親‧新移民─八○年代的香港社會景況
一、「香港熱」與九七預言
二、兩岸開放的時代見證─朱天文的〈世夢〉和〈帶我去吧,月光〉
三、香港浮世繪─施叔青筆下八○年代香港的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
第四章 香港九七回歸前臺灣作家的末日狂想
第一節 悲情與慾望─施叔青「香港三部曲」的歷史重構與香港末世空間
一、悲情城市─天災、疾病與殖民者
二、慾望城市─性與權力
第二節 回歸的陣痛與過渡
一、回歸前的陣痛 ─ 以易之臨《世紀末風情 ─ 香港文化寫真》為中心
二、回歸時刻的香港景況
第五章 九七後臺灣作家的香港建構
第一節 庶民文化與香港精神
第二節 香港味覺景觀與記憶認同─蔡珠兒的另類建構
一、香港味覺景觀
二、飲食與地方認同
第六章 結論
一、總體特徵與定位評價
二、相關研究之未來展望
引用文獻
其他參考文獻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