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鼓吹詩論壇六十號──張口要犯:口語專輯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吹鼓吹詩論壇六十號──張口要犯:口語專輯




簡介

  在這個時代,詩歌的價值再次被質疑。「文化人都是要飯人」的輿論,不僅是對創作補助與文化資源的抨擊,更是對創作者生存權的壓迫與羞辱。當文化被刻意形塑為「寄生」於體制的浪費,當藝術的存在被視為多餘,詩,不是卑微的低語,而是語言的突襲與反叛。詩人,不是求存,而是戰鬥者。張口,不是要飯,而是發聲。
  本期《吹鼓吹詩論壇》第六十號,意圖打破詩歌的傳統界線,延續台灣詩學的前衛和衝撞,展演詩歌的庶民性與口語性,重建詩歌與時代的對話關係。

【卷一】本期主題:張口要犯

  陳昌遠和徐珮芬對談〈詩,好好說話可以嗎?──矛盾大對決詩歌的雅俗與曲直〉,是本期最核心的一場詩歌語言辯證。,以對談的方式,從自身的詩歌焦慮與語言選擇出發,展開一場對「口語詩」的爭辯──詩是否能夠承載當代語言?詩是否可以擁抱日常語彙?抑或,詩必須保持一種「文學的樣貌」,必須有它的美感標準,才不會淪為「口水文學」?
  陳昌遠的筆調直接且帶著自我諷刺地思考:「我要如何讓折扣碼進入一首詩裡?」、「為何寫詩時,一些當代詞彙會被本能地排除在外?」而當他最終寫下「我努力成為一個密碼/一個隱喻/只為了帶走妳」時,他發現自己還是「寫成了詩」,還是沒有逃離詩歌的傳統審美規則。
  徐珮芬則進一步質疑:「口語詩從一開始就是假議題。」她指出:詩人一邊提倡詩歌應該突破限制,一邊卻仍在劃清詩與「詩以外的語言」的界線。她自問:「如果口語詩是為了反抗詩歌的規範,那麼,當它變成一種理論、一種詩學框架時,它是否已經成為新的規範?」這樣的提問,直指口語詩的內在矛盾,也為本期的討論奠定了最關鍵的基調——我們真的能夠擺脫詩歌的框架嗎?這是一場無法終結的拉扯,也是詩人在語言戰場上的掙扎。
  在主題之下並有C南、一靈、尹玲、朱天、羽弦、艾玉、吳俞萱、李藜茗、沈眠、沈嘉悅、林郁凌、阿蹦、雨曦、侯蔽、柯冠旭、紀小樣、翁莉、張詩勤、扈嘉仁、梧桐、郭瀅瀅、陳竹奇、陳昌遠、陳政彥、曾美玲、黃羽鴻、楊雨樵、語凡、蓬蒿、蔡雨杉、賴文誠、魏志強、靈歌等詩人創作總計42首詩展現。還收錄了10首來自FB社群的佳作,展示了詩歌的多樣性。

【卷二】專訪

  另外由楚狂筆訪最近甫出新詩集的鄭聿。他說:「詩,就是發現某物偷偷移動了一點點。」這句話道出了詩人的敏銳視角——詩不見得是壯闊的意象,而是來自於最細微的變化,來自於我們對生活的觀察。通篇直指詩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困境——詩是否仍然值得書寫?詩人的存在是否仍有意義?當出版業蕭條、當市場不再需要詩、當AI也能寫詩,詩人該如何自處?他選擇了一種超脫的態度:詩的價值,不應該由市場定義,而是由它能夠引發的共鳴決定。

【卷三】詩家談詩

  其他關於口語和詩歌的討論在卷三「詩家談詩」從不同面向相繼展開:沈眠在新詩集《完全主觀:AV純情詩》中探索詩歌的語言邊界,拒絕詩的「唯美化」。他不以獵奇或旁觀視角介入,而是窺探社會如何建構並消費女性形象。這種書寫不僅挑戰詩歌的傳統審美,也與口語詩的抵抗精神相吻合——詩是能夠碰觸現實、拆解幻象的語言實踐。
  洪萬達在〈粗俗的生活有雅致〉中回應孟樊對口語詩的批判,認為其對「詩味」的定義過於狹隘,洪認為詩不應被既有標準束縛,而應包容多元的表達方式。
  黃粱從「百年新詩」借鑒與反思詩與歷史的交織,批判政治體制對詩歌的制約,並對中國與台灣新詩進行對照,凸顯台灣詩歌的多元性與抵抗精神,試圖建構漢語詩學的文化坐標,並回應詩的根源與創造性的本質。
  龍青談阿米的詩作實踐了口語詩的力量,她的語言直白、率真,卻蘊含深刻的洞察,揭示日常中的詩意與痛楚。她以詩抵抗生命的傷痕,將苦痛轉化為純淨的美學能量,見證詩如何成為深刻、震撼人心的書寫方式。

  本期是一次對審美壟斷的挑戰。當語言被馴化,當詩的話語權掌握在少數知識階層的手裡,詩反而變成一種對自由的壓制。詩意不該只存在於文學獎的標準裡,不該只被那些「看得懂詩」的人壟斷。
  當主流框架仍試圖將詩局限於「高雅」與「正統」,一如權力體制試圖限縮創作者的生存空間,我們應該質問:「誰有資格定義詩?詩的美學是否只能來自既有的規則?詩意是否只能存於傳統的意象,而不能來自我們的日常語言?」
  我們不是要飯的,我們是「要犯」。我們犯的是語言的罪,是審美的罪,是不願沈默、不願低頭的罪。當有人說詩無用,我們選擇讓詩成為最具顛覆性的存在。詩不該低頭,詩人更不該沉默。非常感謝投獻作品予本期發聲的詩人——讓我們繼續書寫,繼續戰鬥,讓詩成為最鋒利的語言武器,在這個世界撕開一道口子。

吹鼓吹詩論壇詩刊第60號主編蘇家立、楚狂肅此


目次

吹鼓吹詩論壇六十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

【卷一】張口要犯
陳昌遠、徐珮芬/詩,好好說話可以嗎?──矛盾大對決詩歌的雅俗與曲直
C南/天與地之顫
一靈/應聲
尹玲/在這名叫流旅永恆的路道上
尹玲/翡翠傳奇
朱天/自然課
朱天/慰撫
羽弦/人生整復師──於彰化市文傑中西整復中心
艾玉/球型的謊言
吳俞萱/破殼
李藜茗/木水.水木
沈眠/詩飯
沈嘉悅/性感的遊戲代言人
沈嘉悅/通勤寫生
林郁凌/後塵
阿蹦/故鄉
雨曦/屬於我們的吸菸區
侯蔽/他的左手一次次拍打著火光
侯蔽/這一邊和那一邊
柯冠旭/雨季是鳥的遷徙:讀阿米的詩
紀小樣/無厘頭而妙詩的練習曲
紀小樣/糞金龜的上學旅程
翁莉/小徑
翁莉/天井
張詩勤/活兆
扈嘉仁/手心
梧桐/飛不出窗的蝴蝶
郭瀅瀅/無處安放
陳竹奇/野玫瑰
陳昌遠/殺人
陳昌遠/請造句
陳政彥/諧擬李瑞騰詩作之一──在中央
陳政彥/諧擬李瑞騰詩作之二──靈飛經
曾美玲/強颱康芮襲台記事
黃羽鴻/抓蝨子的貓貓
楊雨樵/的䚻
語凡/老Pan
蓬蒿/社畜是不能被再次馴化的
蓬蒿/關於太陽的被害妄想
蔡雨杉/有人說她讀不懂詩
賴文誠/他的行李箱
魏志強/父親的味道
靈歌/交戰

【卷二】楚狂、鄭聿/A.聰明的失敗者;B.愚昧的成功者。你會選哪一個?──專訪鄭聿

【卷三】詩家談詩
沈眠/〈色哀之詩,純情之心──《完全主觀:AV純情詩》後記
洪萬達/粗俗的生活有雅致:回應孟樊〈口語詩的美學革命〉
黃粱/從「百年新詩」借鑒與反思
龍青/以一顆乾淨的心,與喜愛的事物相遇──閱讀阿米

【卷四】facebook詩論壇精選
一隅田/逐漸透明的日子
古魯/聖托里尼的天空
忍星/誰能為我的清白寫一首詩
李瘦馬/和時間一起坐在宜蘭河畔
李黎茗/幾枚小小腳印
沒之/清明
芽米/婦愁
劉紋豪/今夜且讓我走過你的戰場
劉紋豪/回憶的鎖骨
鄭書緣/星

本社.吹鼓吹詩論壇贊助芳名錄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

購物須知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國家書店會員所購買商品享有到貨十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 國家書店因網路與門市共同銷售,若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若內含售盡無庫存之商品,本公司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但我們仍會以最快速度為您下單調貨。但恐原出版機關亦無庫存可供銷售,缺書部份我們將為您進行退款作業。
  • 海外購書運費一律另行報價 ,當您進購物車下訂單選取海外寄送地址後,我們將另以mail通知您運費金額。確認書款與運費一併支付後,我們將儘速處理您的訂單。
  • 學校團體、讀書會用書,或每月需特定數量者,可洽【團購部門】,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