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簡介
《燃燈者》在2014年香港爆發佔領中環社會運動時成立,以18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後的政治小冊子為模仿對象,持續以出版刊物的形式來思考社會運動跟公民社會的種種議題,扮演著知識份子反省與論政的平台,還有文化知識生產的資料庫。
2024年,《燃燈者》的視野更為廣闊,從政治經濟史到生態政治學,再到離散倫理都一一涉獵,繼續面對時代的新挑戰,努力在新的媒介尋求更多可能,以普及不同批判理念和知識、學習在數位時代中撒種,將觀念跟當代的歷史新條件相互觀照,照出新的政治閱讀進路。
為了能讓資料庫中的文章得到第二段生命,「燃燈者」用心蒐集並出版十週年紀念文集,選擇以「政治的承諾」為主書名,除了向漢娜‧鄂蘭致敬以外,也傳達出本書內容圍繞「政治」議題,卻不僅僅限於狹義政治的理念。透過政治的書寫、政治的理論、政治的閱讀、政治的危機、政治的文藝等五個選輯,本書不僅回顧經典的政治與哲學理論,剖析如馬基維利、康德、費希特、鄂蘭、桑塔格等人的思想,也在時刻變化的香港時局與全球趨勢中,關注理論實踐的現實條件,在當前政治經濟格局下的權力關係和解放可能。
政治無所不在,舉凡書寫、閱讀、社會觀察與批判乃至文藝創作,無一不政治。而見證地緣衝突、世界轉向的《燃燈者》,則期待可以發揮理念與政治運動的互倚不倒的關係,讓理念能真正回復其生命力,化成政治抗爭的底蘊和力量。
目次
推薦序 《燃燈者》十週年代序/張燦輝
推薦序 當哲人直言……:燃燈者十年/蕭育和
燃燈者十年誌/李宇森
燃燈者十年誌‧續篇/譚嘉寶
【政治的書寫】
病變時代中理論的意義/李敬恒
誰能夠書寫理論/葉家敏
從列寧的角度來看二十一世紀政治媒體形態/Promise Li/李宇森譯
【政治的理論】
劍橋學派與史學史的政治──悼約翰‧波考克/李宇森
帝國的批判:柏拉圖的現實政治關懷/李宇森
機運與德行的角力:馬基維利五百五十五週年誕辰/李宇森
敢於認識,敢於批判:康德三百週年誕辰/李宇森
跨界的自由與戰鬥──兩百年後重讀費希特/劉況
百年回首羅爾斯/李宇森
城市‧資本‧現代性:大衛‧哈維與本雅明/李宇森
畢生以愛書寫──悼胡克斯/譚嘉寶
對通識教育的潛在貢獻──解放與創造:公共神學的兩種向度/駱頴佳
留住親愛的說故事者──悼約翰‧柏格/李宇森
【政治的閱讀】
誰偷走了「我」的私隱:讀《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譚嘉寶
當人工智能來敲門──讀《未來的錯覺》/李宇森
經濟緊縮是為誰而縮──讀《資本秩序》/李宇森
重新發現愛:《愛的藝術》/思行
千山我獨行──桑塔格與她的傳奇/李宇森
非暴力抗爭還有意義嗎?──讀《非暴力的力量》/李宇森
【政治的危機】
新自由主義下的學術迷失世界──從幾間美國法學院退出學院排名談起/李宇森
解放與教育/思行
英國公投與沒有歷史的人/譚嘉寶
英國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譚嘉寶
人類世的地質學爭議──窺看學術討論和社會批判的距離/李宇森
強佔剝奪的政治:在以巴戰爭重讀薩依德/李宇森
為世界負責──致被捕學生和市民/劉況
【政治的文藝】
空間、政治、社區藝術/楊秀卓
斷裂與日常──從蒲魯東的觀點看佔領街道的新秩序/李宇森
文藝復興的壞孩子:論卡拉瓦喬的藝術政治觀/李宇森
困乏我多情:林布蘭與荷蘭的黃金時代/李宇森
霍普的畫作 瞥見百年後鬱悶/李宇森
藝術的幽靈:馬田‧史高西斯與紐約電影節/李宇森
映畫董狐筆──記《時代革命》的美國首映/李宇森
時裝的文化哲學批判/李宇森
本書作者群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