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第七藝III:從黃信堯、九把刀到周星馳THE 7TH ART TREATISE III: ACTUALITY AND ODYSSEY
- 編/著/譯者 /
林慎
- 出版機關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23-12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6267326121
- GPN /
PH0285
- 頁數/張數/片數 /
184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360
-
9
折優惠價 / NT$
324
簡介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都會與電影史邁進五光十色的迷幻年代。觀影四海皆見,林慎卻審視港台金獎電影,發展出具意象的原創文化主體論述──有別一般影評,此書和觀賞的對象一樣,自成可獨立看待的作品。
今冊以台灣和香港為雙主角。林慎以紀錄片與電影中間的缺口推論出「幻幕」的原創思想概念,去探索光影世界的虛實縫隙。以此為濾鏡觀之,一地電影的意義有待在地詮釋,而華語電影中的「彼岸」喻體亦變得實在。從周星馳的月光寶盒到九把刀的月老,「一萬年」之嘆透射出同月異彩。
古希臘七藝是現代人文基礎,而「電影」則是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所稱之「第七藝」。林慎自其第七部長篇作品《第七藝I》開始影論的書寫,藉由論理論影穿透迷霧,直視文化的靈光。
「《第七藝III》採後現代史學的懷疑主義,寓思於影。除了辨析電影銀幕上的虛實和導演的光影技藝,也展演了類狐狸型學者的駁雜多變。從《大佛普拉斯》到《月老》,再過渡到《大話西遊》,在夾議夾敘的文字鋪衍中,嗅聞觀影大眾嬉笑背後的情感結構和集體意識,既綴起港台幽微的關係紐帶,亦向相信愛情與永恆的青春韶華致意。」──林姵吟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學院主任)
「林慎博士的《第七藝III》以跨學科的視野,結合哲學與電影,由香港到台灣,從九把刀到周星馳,貫穿東西、南北,不但為港台文化開闢了一條使跨界對話得以進行的渠道,更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精彩的閱讀體驗。」──趙傑鋒博士(香港電影研究者)
----
劍橋博士級作家林慎的《第七藝》系列作相繼聚焦港台電影和社會文化,獲兩地的《金都》導演黃綺琳、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影視教授劉永晧、《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作者陳光興教授、傳播學教授馮建三、港大中文學院主任林姵吟、電影研究者趙傑鋒博士等多個界別代表推薦,將陸續推出!
目次
推薦語/林姵吟、趙傑鋒
前 言
【第一章 幻幕鏡 GLAMOUR SCREEN】
第一節
上帝措詞
續《第七藝(I)、(II)》
第二節
透光門縫
《大佛普拉斯》黃信堯
【第二章 一萬年 GLANCE】
第三節(上)
彼岸執念
《月老》 九把刀電影/小說
第三節(下)
「日出西方」
關係式文化主體
【第三章 塵世間 GRIEVANCE】
第四節
不變承諾
繁我與新我
第五節
月老.月光
對讀《西遊記》劉鎮偉導、周星馳主演
後語
ABSTRACT(英文摘要)
參考文獻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