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歷史留痕
- 編/著/譯者 /
秦嶺雲等;蔡登山主編
- 出版機關 /
秀威經典(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23-08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6269757107
- GPN /
PC1104
- 頁數/張數/片數 /
378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490
-
9
折優惠價 / NT$
441
簡介
《歷史留痕》首篇談及留日士官系與民國政壇,誠如作者所言,由日本士官學校回來的留學生,後來都成為叱吒風雲的軍政人物,在對內及對外的戰爭歷史上表現過身手。這個「士官系」,後來還是「保定系」、「黃埔系」的老大哥。
自辛亥革命,民國肇建,以迄於北伐成功,南北統一,其間政治組織,或黨或系,名目繁多,魚龍漫衍,變化尤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黨〉所述,為自南京臨時參議院起,大小政黨與政團的變化,及其間若干有關的重大的事故。
蔣作賓、廣田弘毅、葛魯是中、日、美三國的外交官,他們涉及當年中日外交的一段秘聞,作者說姑不論功過是非,而以一個「這個時代最痛苦的中國知識份子」來回顧這三位前輩,讀者也許可能看出我們今日國運之蹇劣,實承自當年他們處理之失策。
寫過《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的朱子家(金雄白),因張志韓寫了〈血淚當年話報壇〉的長文,而談及在抗戰當年,腥風血雨,上海報壇真是充滿了血淚,新聞界却首當其衝,不少同業,都成為政爭中的犧牲品。
其他還有談上海《申報》滄桑與史量才死、談上海當年四大報之一:《時報》、談「揚州才子」畢倚虹、談五十五年前的《星光》、談狀元女婿徐枕亞、談三十年代上海「藝社」的活動、談上海的小型報,篇篇都精彩可讀,史料珍貴,堪稱可謂「歷史留痕」之作。
目次
編輯前言 3
留日士官系與民初政壇 17
「同學少年多不賤!」 17
人才推兩湖江浙 19
「萬里封侯一夢」 22
石家莊的血案 24
是老袁的眼中釘 28
張紹曾得意關外 29
三天完成的憲法 30
由總長到國務總理 32
蔣百里曾受日皇賜刀 35
尚武堂前校長自殺 36
士官糸推倒帝制 38
振武與成城兩校 40
吳稚老大鬧使館 42
蔡鈞被調回國 44
嚴格而富人情味 45
樸質不務外觀 46
一切絕不含糊 47
天下無如吃飯難 49
熟練種種過節 50
二等兵掃地 51
日本皇族在士官 53
練習喊口令 55
如此走馬看「花」 56
士官不禁打架 58
日本的國寶技工 59
溥侊夫婦是同學 60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黨 62
兩黨對立演變為四黨並存 62
統一黨與同盟會對立 63
政團政黨如雨後春笋 64
由國權黨說到民權黨 67
臨時參議院四黨並存 68
袁世凱的御用黨─進步黨內貌 70
國會選舉國民黨大勝 70
帝黨與后黨狼狽相依 71
刺宋案與五國大借款 72
段祺瑞鎮懾八百羅漢 73
無利可圖出現第三黨 74
國民黨內部四分五裂 75
因黨遭難章太炎被拘 76
袁梟雄玩弄下的所謂「國會」 78
梁士詒任公民黨黨魁 78
有人主張解散國民黨 79
老梁安排妙計選總統 80
袁世凱終於解散國會 82
用急計難為了吳大頭 83
連台好戲、等待開場 84
梁士詒與梁啟超「各有千秋」 85
資遣回籍可憐國會議員 86
立儲辦法行之繼任總統 87
表演投票一體贊成君憲 88
假造民意悍然變更國體 89
從事倒袁國父改組民黨 90
不甘陪葬梁啟超猛回頭 92
約法爭新舊、政團如牛毛! 93
新舊約法爭持不下 93
海軍威脅段氏屈服 95
趨炎附勢的進步黨 96
三分四裂的國民黨 97
五花八門的各政團 98
對德宣戰爭訟不決 99
黎段成水火、督軍團干政 101
對德絕交、另有所圖 102
對德宣戰、意見分歧 103
包圍國會、毆打議員 104
軍閥蠻幹、政客投機 105
總理丟官、督軍造反 106
找錯調人、引狼入室 107
如此總統、不做也罷 108
這般國會、成何體統 109
議員歪歪倒倒、國父去去來來 110
陸榮廷欲分享政治贓物 111
舞文弄法國會勉強成立 111
政學系民友系與益友社 113
李根源妙計推倒孫中山 115
阻撓制憲釀成決裂之局 116
昆明重慶皆非久住之鄉 117
民十二國父復任大元帥 118
安福俱樂部的開張與歇業 119
皖直相爭便宜徐世昌 120
研究系專捧軍閥大腳 120
收買議員費用一千萬 122
參加新國會的各政團 123
吳佩孚通電罵得痛快 124
選舉副總統人數不足 125
學潮背後的政治鬥爭 127
曹吳耍把戲「舊國會」復活記 129
總統搬位徐世昌放賴 129
議員資格一舉定終身 131
大小政團無非混飯吃 132
患得患失可憐黎元洪 133
暗鬥明爭查辦羅文榦 134
議員多變豬仔、曹錕得償大欲 137
津貼人人愛群狗爭骨 138
有奶便是娘賣身投靠 139
人數不足國會移滬難 143
吳議長賣力一手張羅 145
邵瑞彭求訴賄選貽羞 146
段祺瑞任執政,國會壽終正寢 147
兔死狗烹吳景濂放潑 147
曹錕倒台段祺瑞復起 150
取消國會開善後會議 151
時代轉變舊政團解體 152
記、中、日、美三國的三個外交官:
蔣作賓‧廣田弘毅‧葛魯 154
(一)有關當年中日外交的一段秘聞 154
(二)中日外交的絆腳石「廣田三原則」 165
(三)白皮書種因於美外交官之糊塗累積 177
此情可待成追憶!
─由一篇文稿想起的文壇舊事 185
揭露一些真相聊供笑談 186
漢奸漢忠都是悲劇人物 187
無行無恥的也就是文人 188
對周佛海稱公聊表敬意 189
老大哥設計「藏富於友」 190
「銀彈」政策無往而不利 191
一生污點用過金╳的錢 193
再談談另兩位忠貞人士 195
是否受錢自問無慚衾影 196
又上了人生道路的一課 197
名利雙收的一樁好生意 198
有人因條件不合未落水 200
《新》《申》二報求托庇汪政權 201
曾仲鳴介紹認識林栢生 202
朱鳳蔚投井下石造謠言 203
農曆年關告貸者難應付 204
送款太遲惹來意外磨折 205
最多只能弄弄筆桿辦報 207
與新聞界聯絡所委非人 209
一份通緝名單天大笑話 210
政治上暗殺絕不是好事 210
義不容辭回上海辦《平報》 212
深居簡出幸而未遭毒手 213
金華亭如何遭殺身之禍 215
保釋倪瀾深無端受侮辱 216
通知張志韓未免太天真 217
《大美晚報》報名吸引讀者 218
張似旭原來竟是自己人 220
朱作同也搭上七十六號 221
祝尊譽中飽私囊被拘捕 222
一所小廟容不了大菩薩 223
對祝尊譽只是以德報德 224
丁默邨移交了一個空殼 225
不究事實而輕易下斷語 226
發覺原洗凡的真正身份 227
提提胡憨翁的當年舊事 228
銀行的門房實在太聰明 229
替憨翁鑽營了一個優缺點 230
記上海《申報》滄桑與史量才死 232
決計革新設總管理處 233
編輯同人不理黃炎培 234
魯迅稿酬每千字卅元 235
高語罕三句不離本行 236
史量才謁蔣大發狂言 237
翁家埠閘口變起倉卒 238
崖岸自高不理杜月笙 239
幕後安排全仗黃炎培 240
史氏既死黃炎培變向 241
張竹坪與史量才之間 242
能文能武確有真功夫 243
上海當年四大報之一:《時報》之憶 245
胡適之對《時報》的佳評 246
宗旨不合康有為要拆股 248
狄楚青辦報有幾大原則 249
陳冷血的筆名恰如其人 250
黃遠生人格戰勝了極權 252
濮伯欣打油詩萬人傳誦 253
黃伯惠八萬元接辦《時報》 255
陽春白雪不及俚曲山歌 256
金劍華受聘是為了逃難 257
採訪主任第一人金雄白 258
訪問美專寫盡學舍春光 259
石女離婚案極引人入勝 260
主僕戀愛案忙壞各報社 261
吳靈園金雄白是好拍檔 262
兩面不討好各報齊罷市 264
千辛萬苦掙來一個第一 265
沒有坐過牢不算名記者 266
出奇制勝設下十面埋伏 267
《時報》體育版「一枝獨秀」 269
精打細算火車快過飛機 270
《時報》曾刊出巴金成名作 271
未曾拿過半文錢津貼 272
「揚州才子」畢倚虹傳奇 274
十里洋場、揚州才子 274
一篇小傳、自我吹噓 275
泗水領事、欺人之談 277
陳倉暗渡、春滿小樓 278
消息洩漏、鳳去樓空 279
高莊暫寄、邂逅佳人 281
混跡洋場、大有苦衷 283
十月姻緣、廿年一夢 284
染上肺病、寫作不停 285
《上海畫報》、異軍突起 286
病體未癒、故態復萌 288
天不假年、友朋哀悼 289
人間地獄、回目考究 291
與《金鋼鑽》、大開筆戰 293
闊佬稿稿匠、汽車代步 294
五十五年前的《星光》 296
狀元女婿徐枕亞 328
三十年代上海「藝社」的活動 353
宣揚「國防文學」的重要 354
第一次公開座談會 355
第二次公開座談會 356
影片《狼山喋血記》座談會 357
「藝社」與軟性電影論者的明爭暗鬥 358
為蘇聯影片效勞 360
談上海的小型報 362
《晶報》 363
是一個奇蹟 364
蘇揚兩派的筆戰 365
評量色藝皆遊戲 366
小型報滿街飛 367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