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已銷售一空,購買後進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客窗隨筆(增訂本)
- 編/著/譯者 /
吳子深原著;蔡登山主編
- 出版機關 /
秀威經典(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23-05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6269683888
- GPN /
PC1074
- 頁數/張數/片數 /
360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460
-
9
折優惠價 / NT$
414
簡介
《客窗隨筆》一九五八年三月在香港出版,包括文藝篇、醫藥篇各一卷,醫藥藝文,無不備載,雖屬小品,而論述批評,往往有驚人獨到之處,發前人所未言,言凡人之所不敢言,文辭絢麗,尤其餘事。而吳子深則自己說:「將前後所見宋元明清書畫名家,作畫方法,文房故事,與先哲醫理方藥,應診經驗,隨筆記錄,命之曰:《客窗隨筆》。」然原書出版至今已六十餘年,久已絕版,連香港都一書難覓。今除重新排版打字外,又增補作者後來續寫的文章,包括《西北夢痕錄》,還有〈在越南順化漢學院講詞〉、《回春醫話》、《星命叢譚》等等,增補內容幾達三分之一,不可謂不多矣。
目次
目次
導讀 著名畫家兼中醫聖手的吳子深 13
《客窗隨筆》序 22
《客窗隨筆》易序 24
《客窗隨筆》自序 26
客窗隨筆 上編 文藝類
收藏書畫 35
賞音不易 36
墨竹 37
墨蘭 41
墨梅 44
墨菊 45
馬遠山水 46
楊氏藏畫 46
五代無名氏《揭缽圖》 47
李希古《晉文公復國圖》 48
李希古《採薇圖》 49
項胥樵畫兩則 51
董文敏畫冊 52
王石谷早中年妙蹟 52
黃鶴山樵《青卞圖》 53
仇實甫山水人物 53
文衡山書卷楊龍友山水卷 55
王叔明《惠麓小隱》、《太白觀泉》兩圖 56
宣和御筆真跡 57
唐六如《松岡圖》卷 57
《墨井草堂》卷 58
惲東園山水花卉合冊 58
蕭尺木 59
鄭超宗山水坿記黎美周張二喬 60
再記董文敏畫冊 61
梅道人山水卷 62
文衡山《江南春》《關山霽雪》及《墨蘭》卷 63
錢舜舉《金碧山居圖》 65
黃子久真蹟 66
倪雲林畫 69
石濤八大畫派 70
石濤細筆山水人物 71
吾蘇文獻小記 71
再記吾蘇文獻 72
任渭長《姚梅伯詩意冊》 73
劉彥沖德藝兼傳 74
沈三白翰墨 75
學畫有益身心 76
學畫要旨 78
文人畫與繪事家不同 79
學書概要 79
宋賢書卷 82
元明清書法風尚 82
傅青主八法 83
史道鄰書 84
蘇東坡董思白捉刀人 85
清代書家 86
裝潢書畫巧 87
徐俊卿先生修補古人翰墨三百年來一人 88
溫幼菊先生山水 89
晚清吳中畫家 90
刻竹 92
刻石 94
紀文達不愧文達 95
舊紙 96
佳墨 97
筆 98
硯材 100
再記紙筆墨硯 102
竹杖 103
繡聖沈壽女士 106
熊秉三軼事 109
陸羽曾駐廣州 110
陳定山示詩 112
譚氏佳釀 113
客窗隨筆─詩文存
傅青主傳 125
葉天士軼事 126
許叔微傳 127
論創造劃時代畫派 129
客窗隨筆─楹聯類
七言 132
五言 135
客窗隨筆 下編 醫藥類
北宋以前醫書 139
學醫要虛懷博識 140
金代醫科 141
扁鵲倉公 141
傳世古方 142
赤水玄珠 143
醫理 143
六氣為病乘虛而入 144
小便清冽之寒熱 145
傷寒與溫邪不同 146
寒熱病 147
近時所稱發炎 148
黃疸寒熱 149
盛夏外感 149
腸熱 150
汗出而熱不解 151
暑溫 152
寒熱虛實 153
脾腎兩虛之寒熱 154
王孟英 155
潛齋醫案 156
治病要審情察理 157
學醫宜熟諳傷寒金匱 158
肝胃氣痛 159
頤養 160
消渴及肺腎病 161
喘咳 162
藥貴專不貴多 163
幼科五則 164
續幼科六則 166
心肝作用 171
婦科經帶病 172
產後 175
平肝凉肝不宜太過 176
熱入血室 177
癌 178
續論癌症 179
灸法可癒帶下 180
溫經湯 180
墮胎危險 181
停經與產後 182
乳核 183
產後病不易脫根 184
外科要辨虛實 185
針法五則 186
六神丸 190
紫河車 191
陳清阿膠 192
國藥店售價不同 193
學職新舊似異實同 194
氣血 195
傷寒時疫 196
痲症 196
人參十二則 197
人參萊菔子亦有並用 201
油浸銀杏癒肺病 202
學術派別 203
葉香巖急智 203
潘偉如遭遇 204
食蟹中毒 204
醫家須明五行 205
風濕 206
病症同而治法不同 207
疫病運會 207
寒病誤用涼藥 208
外實內虛治法 209
頭痛治法 209
口生白糜不易救治 210
川椒殺蟲特效 211
益元膏癒我衰弱 213
血壓高方 214
醫者意也 214
思慮耗精 215
古人成方無妨加減 216
濕燠地多中風病 217
先哲視病亦不能無失 217
養癰貽患 218
補氣即所以生血 219
陽症熱厥 220
觀舌為辨症之要 221
治血症不宜專用寒涼 222
黃疸 222
瘰癧 223
失營症與癌症大同小異 225
腰膽積石 226
虛症流火 227
近代儀器不能證驗之病 228
肌膚風瘰 229
痰飲哮喘 230
破笛丸療治音啞 231
方藥要看地域 233
勿違病人素性 233
奇疾偶遇 235
薏仁米 236
痙病治法 237
脈象 239
病家要有決斷 242
特效藥 243
流行性感冒 244
論六氣 246
醫德 258
醫林改錯 259
醫家應自勉 260
《客窗隨筆》(新增)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一)儒學精神 263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二)衛靈公篇 264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三) 265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四) 266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五) 267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六) 269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七) 270
在順化漢學院講詞(八) 271
紙上談兵 275
論針灸 281
星命叢談(一) 284
自求多福 289
中醫瑣談 292
星命叢譚 296
回春醫話
醫論 312
對中醫學院創辦管見 313
代擬聘請書 320
論哮喘 321
覆曼谷許耀聲先生 323
西北夢痕錄
經豫歷陝 325
西行抵洛 328
龍門禮佛 328
潼關險要 330
西安風物 331
市內一瞥 334
盛會歡迎 335
魚龍鴨鳳 337
三多三少 339
西安宦況 340
古廟祀賢 342
涇渠水利 343
回亂起因 348
涇渠之行 351
草堂論古 352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