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吹鼓吹詩論壇五十一號:青舟已渡萬重詩──台灣詩學三十週年紀念專號
- 編/著/譯者 /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 出版機關 /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秀威精選)
- 出版日期 /
2022-12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7102439330512
- GPN /
PG2898
- 頁數/張數/片數 /
280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300
-
9
折優惠價 / NT$
270
簡介
【卷一】而立之前:台灣新世代詩人大展
本輯特別委由優秀青年詩人林宇軒,邀集30歲以下的青年詩人提供詩作,參與「台灣新世代詩人大展」專輯。宇軒提到:「台灣當代詩場域中的詩人長期被『幼體化』且甘於如此,許多4、50乃至60歲的詩人被冠以『新生代』的稱號,甚至近年還有時值58歲的寫作者獲得『優秀青年詩人獎』的案例,可以見得『詩心』的確能使人返老還童。本專輯除了試圖搶回『新世代』之名以正視聽,更進一步在向陽老師主編的《新世紀新世代詩選》以後,盡可能向外主動搜尋已出版詩集或是曾獲文學獎的30歲以下青年詩人參與,展現更為年輕的『新世代』風貌。」
收錄的詩人,出生年跨度自1993至2005年,包含ㄩㄐ、陳柏煜、旋木、皓瑋、鄭芥、林佑霖、鄭琬融、陳顥仁、謝銘、洪聖翔、呂珮綾、洪萬達、王信益、扈嘉仁、林悅鋒、邱學甫、侯蔽、蕭宇翔、王柄富、柏森、段戎、許聖傑、陳這、黃亦維、伊呂、呂澄澤、陳沛辰、吳浩瑋、周予寧、鄭里、王采逸、胡可兒、李柏欣、樊屏、楊懿、張成彥、陳其豐、高瑋含、郭天祐、曾家茗、古君亮、柯宇涵、林子維共計43位,每人1至2首共69首詩。每位詩人的風格迴異,以詩歌彰顯個別特色,雖未能邀集全部30歲以下詩人,仍可一覽台灣詩歌發展的最新態勢。
另外由宇軒獨立負責問卷設計、蒐集、聯絡與結果之製表,邀請了300位詩人與學者共同參與「台灣當代詩人影響調查」,藉由調查「活躍於臺灣當代詩場域中的詩人」在創作層面之「影響來源」,回頭計算出各詩人之「被提及次數」。數據化的呈現了詩人們的輻射影響力。
【卷二】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三十周年慶特輯
恰逢台灣詩學30周年,本期特刊委由白靈老師統籌「30周年慶特輯」,邀集29位詩人前輩與師長,共同記錄與台灣詩學的緣分與情意,包含尹玲、方群、王婷、王羅蜜多、白靈、向明、朱天、李飛鵬、李瑞騰、季閒、林宇軒、曼殊、郭至卿、陳政彥、陳鴻逸、曾美玲、黃里、楊宗翰、葉莎、解昆樺、寧靜海、漫漁、蕓朵、蕭蕭、離畢華、蘇家立、蘇紹連、靈歌等人。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自1992年12月創辦以來,以「挖深識廣,詩寫台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為定位標的,如今,眾位詩人以歷史、個人、情懷、詩歌等不同角度,共同為台灣詩學銘刻了30年的重要紀錄。
【卷三】2022年台灣詩學Facebook詩論壇「散文詩短劇」競寫
卷三為2022年台灣詩學Facebook詩論壇「散文詩短劇」競寫作品,共有19人獲獎,而於今年底即將舉辦的「隨心散欲──吹鼓吹生活創作展」,讓詩不再侷限於純文字的表達,除了由詩人郭至卿以「跨界」的樣貌佈展安排之外,此次「散文詩短劇」競寫優勝作品也將會以戲劇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
【卷四】詩在周圍/線上詩香
本期「線上詩香」邀請到尹玲回顧極為悲痛的詩歌創作過程,〈講古〉帶讀者體會戰爭的殘酷與傷害,更彰顯和平的不易;高齡9旬的詩人向明談梅新的詩作〈路過台北植物園〉,深刻又和煦的批判力道令人讚嘆;曾美玲的詩作〈深秋印象二帖〉,從蘇家立的視角亦可讀到詩人感懷如風的人生。感謝郭至卿及其團隊的策劃與製作,讓我們從視覺、聽覺,共鳴詩歌的感動。
目次
編輯室報告
【卷一】而立之前:台灣新世代詩人大展
林宇軒/而立之前:2022台灣新世代詩人小論──「台灣新世代詩人大展」導言
ㄩㄐ/馬鞍藤|白色的樂音
ㄩㄐ/蛇形蟲草|銀河的誕生
王采逸/後日談
王信益/EFTER NAGONS DOD
王信益/黑膽汁沼澤
王柄富/春天讓我們想懲罰自己
古君亮/神的實驗
古君亮/蛇
伊呂/月相組曲(選二)
吳浩瑋/無辜
呂珮綾/寸土
呂澄澤/車子路
李柏欣/此一小小的深淵
李柏欣/身邊都是蕨類了
周予寧/二十歲
林子維/沒有的日子
林子維/關於山那邊的故事
林佑霖/我想在昨天殺死你
林佑霖/周林──一封交不出去的信
林悅鋒/循環──贈濟慈
邱學甫/門
邱學甫/捉迷藏
侯蔽/神話I
侯蔽/用一夜全部的靈魂來交換
柏森/談及消逝
柏森/鄉愁
柯宇涵/因你
柯宇涵/告別
段戎/告別
段戎/屋漏
洪聖翔/天子與學士
洪萬達/一袋米要扛幾樓
洪萬達/一首詩要截幾次
胡可兒/夏天又要到了
胡可兒/教室
高瑋含/少年看著前方
高瑋含/煙霧
張成彥/銀質:夢與錘
張成彥/鬥士
扈嘉仁/宇宙憎惡空虛
扈嘉仁/苦吟詩
旋木/椿──一首詩的誕生
許聖傑/窗邊採集
許聖傑/風向
郭天祐/眼底有霧
郭天祐/複述裡的裂痕
陳沛辰/國道北上
陳其豐/留神
陳其豐/保全
陳柏煜/直島上
陳柏煜/栗林公園
陳這/武德殿前和貓a論詩
陳這/二月百家春──讀劉克襄〈狗尾草〉
陳顥仁/起來
陳顥仁/喜餅店──寫在《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週年
曾家茗/夜晚通話
皓瑋/粉紅清洗也有美式和共產之分
黃亦維/雪地
楊懿/生字簿
楊懿/跨越的必然
樊屏/經過北濱的那個晚上似乎正下著雨
鄭里/愛人
鄭里/親愛的貓啊若你仍聆聽
鄭芥/少年你好
鄭琬融/午後於圖書室
鄭琬融/風在吃食著
蕭宇翔/大音希聲──給木心
謝銘/失敗的約會
謝銘/寫信給F:為了一種形式
林宇軒/「臺灣當代詩人之影響調查」結果表格
【卷二】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三十周年慶特輯
李瑞騰/跨領域整合台灣詩學
向明/三十功名塵與土
蕭蕭/而立的祝福
蘇紹連/詩社三十年正年輕
尹玲/存證:永恆的愛
靈歌/重返學習的旅程
王羅蜜多/緣
寧靜海/三十而立立──2022年台灣詩學30周年慶感言
曾美玲/回顧與祝福
離碧華/元宇宙花園
曼殊/自渡渡人──台灣詩學30周年感言
方群/回首來時
葉莎/是駿波?還是虎浪
蕓朵/小花絮──台灣詩學30周年感言
陳政彥/榮幸、忐忑、喜悅──台灣詩學季刊周年慶感言
季閒/小記吹鼓吹二三事
黃里/我在吹鼓吹最甜蜜的負荷
李飛鵬/讓詩藝更精進
蘇家立/窸窣而去
王婷/台灣詩學三十年有感
陳鴻逸/參與,期許與挑戰
朱天/仰望星空
漫漁/從二十五到三十──台灣詩學三十社慶感言
林宇軒/祝福台灣詩學三十而立
郭至卿/我在變與不變中
楊懿/下一個三十年
解昆樺/從同仁到主編:回首2000年後我參與《台灣詩學》與《吹鼓吹》的故事
楊宗翰/台灣新詩百年,台灣詩學三十
白靈/斜槓年代詩社何往──寫在「吹鼓吹生活創作展」前
【卷三】2022年台灣詩學Facebook詩論壇「散文詩短劇」競寫[優勝作品(依姓名筆劃排序)]
Du En/呼喊──改編自商禽散文詩〈雞〉
姚于玲/花季──改編自簡玲散文詩〈乾燥花〉
范淑娟/我的青春小鳥──改編自蘇紹連散文詩〈風鈴〉
袁桂福/手套──改編自商禽同名散文詩〈手套〉
張文柔/自由的叛逃──改編自商禽散文詩〈叛逃〉
郭云瑛/路標──改編自商禽同名散文詩〈路標〉
無花/夜勾──改編自無花散文詩〈腿〉
黃木擇/字典的疑惑──改編自李長青老師散文詩〈字典〉
黃木擇/時間──改編自蘇紹連老師散文詩〈時間〉
語凡‧新加坡/以鎖思想──改編自商禽散文詩〈電鎖〉
【卷四】詩在周圍/線上詩香
尹 玲、郭至卿/從夜裡痛到天亮,所有悲劇在淚水中化成漫天翻飛的灰──尹玲自剖〈講古〉的創作歷程
向 明、郭至卿/從〈路過台北植物園〉讀詩人梅新溫暖的批判
蘇家立、郭至卿/〈深秋印象二帖〉讀到詩人曾美玲感懷如風的人生
本社‧吹鼓吹詩論壇贊助芳名錄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