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與如來藏思想特色
- 編/著/譯者 /
蔡孔章
- 出版機關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20-12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9869936835
- GPN /
PA0111
- 頁數/張數/片數 /
430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500
-
9
折優惠價 / NT$
450
簡介
『自性本來清淨』,如來、菩薩、阿羅漢、眾生皆本來俱有。從無始世來,「如來法身」,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眾生」本俱有之「如來自性清淨」,因為為煩惱所纏,稱「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雜垢清淨如來法身(如來藏)」;「眾生法身」透過修行,離一切世間煩惱纏,過一切苦,得「離垢清淨如來法身」。此「離垢清淨如來法身」,仍需得勤未休息,說不退法輪,說清淨波羅蜜行,自利利他,方得恆住於彼岸清淨法中。
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引用《陀羅尼自在王經》序分的七句金剛句,闡述「如來藏」思想。分三個層次說明「自性本來清淨」。首先,於無始世界,用「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來描述未受煩惱纏的「如來自性清淨」之各個面相。其次,法身從無始世來,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隨順世間,曰「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並用各種面相來描述,包括眾生(曰眾生、聲聞、阿羅漢、一闡提等)、煩惱(貪、嗔、癡、慢、疑等)、含煩惱自性清淨藏(雜垢清淨)、法(信、般若、三昧及大悲)、對治法(常、樂、我、淨)等,如何去除雜垢,還我自性清淨心。最後,後三句用「佛菩提」、「佛功德」、「佛作業」等金剛句闡述身轉清淨成菩提(離垢清淨)各種面相,包括自性清淨藏、自利利他、常不休息等。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