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吹鼓吹詩論壇三十六號:觀景窗──世界博覽會專輯
- 編/著/譯者 /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 出版機關 /
秀威精選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 出版日期 /
2019-03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7102439330369
- GPN /
- 頁數/張數/片數 /
176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200
-
9
折優惠價 / NT$
180
簡介
清代詩人盛行書寫「台灣八景」,隨著時間變化,八大景色也物換星移,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台灣八景」。時至今日,文學地景風潮方興未艾,除了家鄉書寫、旅遊書寫與文化描摹,換另一個角度想,「世界」有沒有可能只是我們的想像?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於1851年在英國倫敦登場,如今,世博已經成為世界的舞台,不只是展示地方特色的櫥窗,也是世界上不同國家交流聯絡的平台。隨著網際網路興起,世界各地的距離越來越短,彼此之間的連結遠比過去更加緊密,我們何不利用「網路無國界」的特性,在詩刊上舉辦一場詩的博覽會,一起來詩寫世界!?
【卷一】詩的視界
當風土民情濃縮為一首詩,想必會讓讀者百般流連玩味,「世界博覽會專輯」徵集不同世代、不同生長環境的現代詩人,書寫他們眼中的世界特色及風貌。當然,詩的世界絕對不會受到實體上的地球國度所侷限,卷一書寫真實的國度,林柏維、楊子澗、蘇家立、曾美玲、莫渝寫下世界各地風情,留學英國的賀婕著墨倫敦,靈歌寫紐西蘭,吳昌崙寫馬來西亞怡保市,漫漁寫給居住了19年的香港,也有蘇紹連、黃里、林婉瑜、林廣等詩人寫想像中的世界,透過詩人多元的世界觀,展演詩的三千世界。無論虛實,詩中呈現的世界都比我們個人侷限的視界多出那麼一點沒看過的視野。
【卷二】詩人的世界觀
「世界博覽會」除了是各國交流文化的盛會之外,展現國力,爭取他國的認同也成為隱而不宣的默契,透過展出的器物,遊客觀看他國也被他國觀看。於是本刊兩位論者都以此著眼,徐培晃〈我在看誰的世界?〉以本期主題詩作為例,提出他的觀察,指出在看與被看之間,我們與我們的詩如何界定自己的存在。陳鴻逸〈ㄟⅠ=詩人?關於博覽會中的藝術與歷史切片〉則從展現科技實力博覽會延伸出對於AI創作詩作的反思,評論也分別從真實與虛擬兩端思考世界博覽會的意義。
【卷三】詩家詩作
詩家詩作部分除了有前輩詩人向明、汪啟疆、靈歌、孟樊、葉莎、蔡振念、洪淑苓、康原、蕓朵、嚴忠政、林柏維、方群等高手展現詩藝之外,也有諸如王厚森、然靈、林烱勛、崎雲、林烱勛、劉曉頤等中生代好手們的傑作,關注現代詩發展的行家一定能體會這些新手的實力與潛能,切勿錯過。學者詩人林瑞明教授辭世,詩友、學生均感不捨,特別邀請康原、李瓜、王宗仁、蔡明諺、謝予騰、陳潔民、陳瀅州等人寫詩追憶詩人林梵,以詩向詩人致敬。
【卷四】詩家詩論
由於每回稿擠,林于弘教授分析2016年新詩出版現象的大作終於在本期刊登,從今日回望,這些評論仍有引領未來的動能。前行代詩人重鎮向明評論徐享捷,還有李桂媚以陳胤為題的詩人人物誌,精彩可期。
【卷五】吹鼓吹論壇精選
卷五不只是「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的精選詩作與版主評析,還有facebook詩論壇的精選作品,是老將新秀在網路世界發聲的重要管道,提供愛詩人入門指引。
【卷六】詩傳媒
卷六有清大台文所李癸雲教授分享「王默人周安儀文學講座」現代詩創作工作坊源起,以及營隊中學員創作的優秀作品。卷六同時有台灣詩學季刊在2018年舉辦的「岩上學術研討會」以及「現代截句詩學研討會」都有精彩側寫。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