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插曲 ——一座後方小城的抗戰記憶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歷史的插曲 ——一座後方小城的抗戰記憶

  • 編/著/譯者 / 張在軍
  • 出版機關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9-01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9578924444
  • GPN /
  • 頁數/張數/片數 / 318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490
  • 9 折優惠價 / NT$ 441



簡介

中日戰爭時期,隨著戰事越來越激烈,中國沿海各城市先後淪陷。為能讓工商業繼續發展,以利支援抗戰與提供民間所需,政府和民間紛紛計議,將沿海城市之重要工廠舉廠內遷。同時,為了搶救文物和保存文化教育的命脈,故宮文物與各地高校也進行了一段大遷移。

當時的樂山從一個小小縣城,因為抗戰時期工廠、高校和文化團體的內遷匯聚,成為川西平原南端的工商業聚集之地和文化中心,也加速了地方的現代化啟動與發展。
  
本書以中日戰爭時期的工業和教育文化為主軸,分別敘述當時的國民政府鹽務總局、近代中國化工───永利與黃海、中外合資煤礦企業的嘉陽煤礦、四川的第一家機器造紙廠的嘉樂紙廠、戰時唯一的空軍降落傘生產廠、國貨絲綢時裝面料主要提供───商美亞織綢廠等重要工業,以及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江蘇省立蠶絲專科學校、中央技藝專科學校、復性書院等教育機構。


目次

│前 言│

│序 曲 到大後方去│
 第一節 保留元氣,廠礦內遷
 第二節 搶救文脈,高校長征

│第一章 華西新塘沽:范旭東與永利黃海│
 第一節 寧可玉碎,不求瓦全
 第二節 道士觀建起新塘沽
 第三節 孫學悟與黃海研究社
 第四節 科研成果,碩果累累
 第五節 深憾中國失先生

│第二章 芭蕉溝往事:孫越崎與嘉陽煤礦│
 第一節 孫越崎整理焦作礦務
 第二節 中福南遷,合組天府礦業
 第三節 芭蕉溝辦起嘉陽煤礦
 第四節 開礦出煤,鐵水聯運
 第五節 為抗戰軍需作貢獻

│第三章 實業報國家:李劼人與嘉樂紙廠│
 第一節 關關停停,創業維艱
 第二節 國家不幸廠家幸
 第三節 勉力維持到天亮
 第四節 資助文化事業文化人
 第五節 戰時樂山的印刷業

│第四章 命運迥異的各類企業│
 第一節 戰時中國唯一的降落傘廠
 第二節 打敗日本絲綢的美亞公司
 第三節 資源委員會建設岷江電廠
 第四節 堪比景德鎮的清華瓷器廠
 第五節 中國第一家天然金剛砂廠

│第五章 功侔魯壁:故宮國寶在安谷│
 第一節 「九一八」改變故宮命運
 第二節 北線文物轉運到樂山
 第三節 安谷鄉村的一寺六祠
 第四節 尹煥章成了樂山女婿
 第五節 完璧歸寧又分離

│第六章 弦歌不輟:武漢大學在樂山│
 第一節 文廟裡響起琅琅讀書聲
 第二節 一代完人,功蓋珞嘉
 第三節 四大學院:文法理工
 第四節 實習工廠,讓馮玉祥長見識
 第五節 十萬青年十萬軍

│第七章 劬勞吐絲:江蘇蠶校在川南│
 第一節 兩枚炸彈落在蠶校
 第二節 俞慶棠請費達生「出力」
 第三節 樂山的桑蠶絲綢業
 第四節 鄭辟疆入川復校
 第五節 宋美齡認可的蠶絲實驗區

│第八章 烽火薪傳的文化機構│
 第一節 齊魯文物:大佛作伴十三年
 第二節 復性書院:從講學轉向刻書
 第三節 中央技專:毫不起眼的學校
 第四節 峨嵋山下:程天放與四川大學
 第五節 凌雲山上:唐燿與木材試驗室

│尾 聲 抗戰勝利了│

│主要參考資料│

│後 記│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

購物須知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國家書店會員所購買商品享有到貨十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 國家書店因網路與門市共同銷售,若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若內含售盡無庫存之商品,本公司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但我們仍會以最快速度為您下單調貨。但恐原出版機關亦無庫存可供銷售,缺書部份我們將為您進行退款作業。
  • 海外購書運費一律另行報價 ,當您進購物車下訂單選取海外寄送地址後,我們將另以mail通知您運費金額。確認書款與運費一併支付後,我們將儘速處理您的訂單。
  • 學校團體、讀書會用書,或每月需特定數量者,可洽【團購部門】,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