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 編/著/譯者 / 李鳳亮 等
  • 出版機關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5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9863263722
  • GPN /
  • 頁數/張數/片數 / 348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500
  • 9 折優惠價 / NT$ 450



簡介

以比較詩學的方法,探討中國傳統文論在海外華人批評家的跨文化闡釋中,如何改造與轉化,進而在現代語境中獲得重生與延續的獨特軌跡。
全書共有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從海外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興起、形式與觀念建立發想。第二部分則就兩位華人比較文學學者──劉若愚和葉維廉切入思考。第三部分針對港臺及海外新儒學語境探討中國藝術精神。第四部分以陳世驤與「中國抒情傳統」的發現為開拓,高友工的「抒情美學」及其追隨者為延展,將中國抒情傳統建構海外。第五部分說明中國文學傳統如何在海外發揚?詞學理論的建構如何形成?第六部分以四位學者──夏志清、王德威、黃維樑、張錯分別論述傳統文論話語與海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最後探討文化保守主義與現代性批判的關係。最後則嘗試圍繞全球性的「學術流散」及其引發的新生經驗,檢視海外華人批評家共有的批判視野和世界意識。


目次

序「秀威文哲叢書」
【引言 中國傳統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第一節 海外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論海外傳播與接受的幾種形式
第三節 建立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全球視野與整體觀念
【第一章 比較詩學視野中的中國古典文論】
第一節 劉若愚的《中國文學理論》
第二節 跨文化對話中的道家美學
第三節 現象學與中國文藝理論溝通的可能性
第四節 劉若愚、葉維廉之於當代文論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港臺及海外新儒學語境中的中國藝術精神】
第一節 道德理性與中國藝術精神
第二節 人格修養與中國藝術精神主體之呈現
第三節 修身與「中國藝術精神」話題的轉換
【第三章 「中國抒情傳統」的海外建構】
第一節 開拓:陳世驤與「中國抒情傳統」的發現
第二節 延展:高友工的「抒情美學」及其追隨者
第三節 多元:「抒情傳統」在臺灣
【第四章 中國文學傳統的海外發揚】
第一節 詩詞「傳道士」
第二節 「興發感動」說
第三節 詞學理論的建構
【第五章  傳統文論話語與海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
第一節 夏志清:中國傳統之「感性」存在
第二節 王德威:彼岸的中國「想像」
第三節 黃維樑:文論雕「龍」者
第四節 張錯:「書劍江湖」之古典與孤獨
【結語 傳統話語‧現代意識‧比較視野】
第一節 文化保守主義與現代性批判
第二節 本土知識的全球意義
第三節 移動的詩學
【附錄 宇文所安的中國文論研究】
第一節 「知人」:回到中國的有機世界觀
第二節 文本細讀與文化觀照的打通
第三節 術語與文體
第四節 差異的認同與理性的回歸
【臺灣版後記】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

購物須知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國家書店會員所購買商品享有到貨十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 國家書店因網路與門市共同銷售,若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若內含售盡無庫存之商品,本公司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但我們仍會以最快速度為您下單調貨。但恐原出版機關亦無庫存可供銷售,缺書部份我們將為您進行退款作業。
  • 海外購書運費一律另行報價 ,當您進購物車下訂單選取海外寄送地址後,我們將另以mail通知您運費金額。確認書款與運費一併支付後,我們將儘速處理您的訂單。
  • 學校團體、讀書會用書,或每月需特定數量者,可洽【團購部門】,我們有專人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