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已銷售一空,購買後進貨
購買產品如為數位影音商品(如:CD、VCD、DVD、電子書等),因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恕無法接受退貨。如有商品瑕疵,僅可更換相同產品。
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
- 編/著/譯者 /
吳政緯
- 出版機關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11
- 主題分類 /
- 施政分類 /
- ISBN /
9789869212748
- GPN /
- 頁數/張數/片數 /
248
- 裝訂 /
折口膠裝
- 定價 / NT$
320
-
9
折優惠價 / NT$
288
簡介
1600-1800年代的朝鮮王朝,竟然也曾經歷從「去中國化」到「本土化」的過程?
1644年,明朝滅亡,原為皇明屬國的朝鮮自此開始了「思明」的文化現象,本書時間跨越兩百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和32種朝鮮士人文集,完整探討晚明至清中葉,朝鮮士人對於「明朝」的討論,並以清朝儒生作為參照對象,考察朝鮮思明文化的論述、實踐及其終結的曲折過程;以及朝鮮燕行使歸國後的反應與影響。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8號
目次
出版緣起
序/林麗月
第一章 緒論
楔子
第一節 研究回顧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
第三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再造鴻恩:朝鮮燕行使的明清印象與選擇性書寫
楔子
第一節 朝鮮使節的明朝印象
第二節 從「文化中國」到「現實中國」
第三節 選擇的書寫:「朝鮮意志」的實現
第四節 另一種「選擇」:思明文本的刊落
小結
第三章 思漢之詠:朝鮮士人的中國論戰
楔子
第一節 東亞世界的思明問題
第二節 《乾淨衕筆談》的刊行與論戰
第三節 新華夷觀:18世紀朝鮮士人的論述
小結
第四章 奉朝始終:「明遺民」的大義覺迷
楔子
第一節 朝鮮與中國的明末清初故事
第二節 清朝的華夷辯論:《大義覺迷錄》
第三節 歷史問答:中朝士人的「明史知識」
第四節 從「中國」到「外國」:心態的轉變及其尾聲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後記
付梓後記
徵引書目
附錄 朝鮮王朝與明、清中國對應表
作者相關著作
同機關其他書籍